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五)北京国际电信局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0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二)》特种邮票
为了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1980——2000年的20年内,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二)》特种邮票《北京国际电信局》
1989年8月10日,为了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国家邮政发行一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4枚。四枚邮票画面主题分别是“北京国际电信局”、“山西古交西曲煤矿”、“青海龙羊峡水电站”和“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其中第一枚为“北京国际电信局”,北京国际电信局大楼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是第一座现代化国际通信大楼。1983年12月在北京东郊动工兴建,1987年12月23日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通使用。北京国际电信局位于首都机场东环北路交叉点的三元立交桥畔,是国内现代化的国际电话和用户电话专用出入口局。国际电信局是我国国际通信的总出口局,总投资3325万元。工程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主机楼为一幢高72米的13层塔式大楼,地下还有3层;终期装机容量为:国际电话2000
路,国际用户电报12000路,国内长途电话4000
路。大楼建成后将以载波、微波等通讯手段,采用电子程控进行交换,通过郊区的两座卫星地面站传至通信卫星与世界各地联系,不仅北京地区的国际电话可以自动直拨,国内其他装有国际直拨性能交换机的城市也可通过它自动拨叫世界各地。除电话外,它还可以进行电报、传真、数据传输等自动通信业务。邮票画面展示的是北京国际电信局大楼壮丽的外立面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