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二)齐鲁三十万吨乙烯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0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一)》特种邮票
为了实现翻两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在1980——2000年的20年内,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一)》特种邮票《齐鲁三十万吨乙烯》
为了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展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国家邮政决定发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系列邮票,邮票图案选材于国家计委从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几个方面提供的几十个重点建设项目。1988年9月2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系列邮票第一组正式发行,全套四枚,四枚邮票主题分别是“秦皇岛港煤码头”、“齐鲁三十万吨乙烯”、“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和“中央电视台”。其中,第二枚为“齐鲁三十万吨乙烯”,面值10分。齐鲁 30
万吨乙烯工程是中国最大、设备最现代化的工程。1984
年 4 月 1 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986 年 4 月 1 日,齐鲁乙烯二期工程开工建设。1987 年 9 月 26 日,齐鲁
30 万吨乙烯工程隆重举行竣工投产典礼。1988 年 7 月 6 日,齐鲁 30 万吨乙烯二期工程 4
套装置(烧碱、氯乙烯、聚氯乙烯、环氧氯丙烷—甘油)自 6 月 22
日投料后,试车一次成功,产出了合格产品。至此,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成套引进的 10
套大型化工装置全部建成投产。邮票画面描绘的是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外景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