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寸世界中的国外名人(十)蔡特金

(2025-05-19 14:23:03)




          方寸世界中的国外名人(十)  蔡特金




            在我们的方寸世界中,有不少的世界伟人、世界友人和功勋卓著的世界名人,他们是世界的财富,是文明进步的象征。名人是社会的风向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赞美名人,不仅可以表达我们的敬意和钦佩之情,更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前行。我们赞美名人,不仅需要表达对他们的崇敬和敬意,更要看到他们背后的精神力量和努力,只有把握其中的原则和价值观,才能真正赞美和崇敬名人。

      方寸世界中的国外名人(十)蔡特金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50周年》纪念邮票

    国际妇女节全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在中国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三八节”和“三八妇女节”。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在不同的地区,庆祝的重点有所不同,从普通的庆祝对女性的尊重、欣赏和爱意到庆祝女性在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的成就。由于这个节日一开始是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发起的政治事件,这个节日和众多国家的文化都有融合。

                  方寸世界中的国外名人(十)蔡特金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50周年》纪念邮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创始人克拉拉.蔡特金像

   蔡特金(1857-1933)全名克拉拉·蔡特金,原名克拉拉·艾斯纳,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地区一个教师家庭,她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的灵魂人物 被誉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蔡特金自幼喜欢读书,在童年时代,蔡特金已经懂得“一个人必须准备为自己的信仰牺牲生命”。1878 年,21岁的蔡特金在莱比锡女子师范读书时,爱上了比她大10岁的奥西普· 蔡特金。奥西普·蔡特金是流亡德国的俄国革命者,经常向在德国的俄国留学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1880年,“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镇压社会主义法”后,奥西普被德国当局驱逐出境,被迫流亡巴黎。3年后,蔡特金在巴黎的一间简陋小屋里,找到了日夜思念的奥西普。两人悄悄地结了婚,从此更名克拉拉·蔡特金。婚后,蔡特金夫妇过着拮据的生活,但他们仍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坚持着革命事业。在1885年悼念巴黎公社的游行中,蔡特金甚至被警察的马刀砍倒昏了过去。困苦的日子又过了3年,奥西普因患恶性脊髓病而导致全身瘫痪,医治数月无效与世长辞,那时的蔡特金只有32岁。从此之后,蔡特金终身未嫁。1889年,在第二国际的成立大会上,蔡特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了妇女的解放》,并当选为第二国际的书记之一。作为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领导人,蔡特金是恩格斯与列宁的亲密战友。为了宣传妇女解放,1891年蔡特金创办了指导欧洲妇女运动的《平等报》,她承担了所有的编辑工作。《平等报》成了妇女们的良师益友,因为那上面写到了她们的生活,反映了她们的痛苦,更替她们喊出了愤怒的呼声。蔡特金成功地使《平等报》成为国际妇女运动最锋利的武器。1908年3月8日,美国纽约15000名纺织业女工走上街头,他们高喊着“我们要面包加玫瑰”的口号,要求改善工作条件、争取投票权、制止童工……蔡特金迅即在杂志上作了此次“三八”游行的详细报道,并预言真正的妇女解放斗争会因它而打响。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身为国际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的蔡特金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国际妇女代表大会。她向大会倡议:为纪念1908年纽约纺织女工的游行,将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倡议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从这一天起,“三八节”成为全世界妇女共同的节日。蔡特金为全世界妇女的解放而不遗余力,1933年6月20日,她在莫斯科病逝,终年76岁。斯大林亲自为她扶柩送葬,她被安葬在红场,是长眠在那里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之一。
     1960年3月8日,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五十周年,国家邮政发行一套《“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50周年》纪念邮票,全套四枚,图案名称分别为“"三八"国际妇女节创始人克拉拉·蔡特金像”、“保卫母亲、保卫儿童”、“妇女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妇女大团结”。第一枚“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创始人克拉拉?蔡特金像”,画面是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著名领导人蔡特金的画像。第二枚“保卫母亲、保卫儿童”,画面为一位怀抱鸽子、背负儿童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只有和平才能保卫妇女儿童幸福的主题。第三枚“妇女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画面是一位女拖拉机手被评为“红旗手”的形象。第四枚“世界妇女大团结”,画面是中国妇女与各国妇女并肩而立的形象,表达了我国亿万劳动妇女与其它国家的妇女紧密团结,在国际妇女运动中奋力工作的意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