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母亲河——长江(四) 楚湘临江
长江,古称江、大江,亚洲第一大河。长江与黄河一样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她孕育产生了长江文明、石家河文化等文化体系。在长江下游地区,有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4000年前的良诸文化等。南宋以后,长江流域更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长江》特种邮票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属于“猿人”阶段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是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就有云南“丽江人”、四川“资阳人”、湖北“长阳人”的化石和石器。这些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人类遗迹,距今亦有十几万年至一亿多年了。旧石器晚期的长江中游,已经成为两岸文化同源的纽带。渡过湖北江陵一带,便是湖南洞庭区土质松软的澧阳冲积平原,具有发展规模稻作文化的自然条件,从旧石器晚期始,先民们陆续进入这个平原。八九千年前的澧县彭头山就有文字发明前的表意符号、表意绘画和图腾。
2014年9月13日,为展现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壮丽景色,国家邮政发行了《长江》特种邮票,全套9枚。其中,第四枚为“楚湘临江”。画面描绘了洞庭湖、岳阳楼、武汉长江大桥、恩施梯田、秭归凤凰山、三峡大坝等景色。 本套邮票采用袁运甫先生绘制的《长江万里图》巨作,由袁运甫之子袁加先生根据长江沿岸新风貌补充、设计而成。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气势恢宏,移步换景,展现了长江两岸千里江山之美,不仅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名胜古迹更是一览无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