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九)—黄花城
长城,人类的巨著,中华之魂。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华历史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人文价值,于1987年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5年10月5日至1999年5月1日,国家邮政分六组发行了两套(普28和普29)《长城》普通邮票,两套共计24枚。1995年10月5日发行了第一套,共计三枚,1997年4月1日至1999年5月1日,分别发行了五组,共计二十一枚。从今天起,
我们从长城东端起,游览祖国的万里长城。第十一枚为《黄花城》。
《长城》普通邮票《黄花城》
“黄花城”为普29第五组第一枚,发行于1999年5月1日,面值60分。黄花城位于北京市西北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距北京市区65公里,怀柔区中心西北35公里。是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融山川、碧水、古长城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每到仲夏时节,这里的屋宇村舍被淹没在漫天的黄花之中,因而得名“黄花城”.黄花城关地处京师北门,东有慕田峪、古北口,西有居庸关、八达岭,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此处长城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城,为定都北京做准备。永乐五年(1407)朱棣命人卜选十三陵陵址。由此可见,黄花城长城始建时间早于北京城2年,早于十三陵3年。黄花城长城自永乐二年(1404)始建,至万历二十年(1592)修建完成,修城持续了188年,近两个世纪。此段长城长度为12.4公里,占怀柔境内长城总长度(61.5公里)的20%。有空心敌台40处,实心敌台9处,墙台5处,隘口8处。黄花城长城建筑精细,位置险要,其“拥护山陵,势若肩背,似唇齿之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因此处长城距北京市70公里,十三陵25公里,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是护卫明“十三陵”的重要门户,是明长城的精华所在。明史有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夏四月驾幸此地的记载。
灏明湖水库大坝东侧山上的城楼称之为东流石楼。因地处西水峪关东侧,据传,在修筑长城时,时有流石滚落,故当地百姓称此楼为东流石楼。它是景区内的群峰之首,登楼远眺,景区景观便可尽收眼底。
黄花城长城三大特点:1、以原始著称,此段长城古朴自然,保持着明朝时期的原始风貌;2、长城结构以大石条为主,坚固无比,有固若金汤之称;3、三段长城入水,形成水中长城的景观。为增加防御力量,明代在怀柔境内修建了外长城和内长城。黄花城长城就属于内长城,且是怀柔境内长城的最西段,也是明代蓟镇居庸关的最东端。黄花城长城虽然没有八达岭的雄伟壮观,没有慕田峪的清灵俊秀,却保留着一份原始与古朴,给人以沧桑之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