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中国文化名人(二十七)—黄永玉
文化名人是指在文化、艺术、学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地位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其所处的时代的社会背景,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了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社会,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许多文化名人,他们怀着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忠诚和热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反对气势汹汹的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血脉相连,不断冲破社会成见和传统束缚,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对民主文明的热切追求,为了表达历史和人民对文化名人的永久纪念,我国邮政曾发行一些文化名人纪念邮票,今天我们就从方寸世界中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名人。
《当代美术作品选(三)》特种邮票黄永玉《我的祖国,我的人民》
黄永玉(1924-2023)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祖籍湖南省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著名艺术家、诗人,曾任中央美院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他国画、油画、版画、木刻、雕塑样样精通,造诣精深、构思奇特、风格迥异、独树一帜,艺术实践还涉及文学等领域,有“鬼才”之称,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家。曾创作中国版画经典之作《阿诗玛》、中国生肖邮票开山之作
--《庚申年》猴票。
黄永玉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享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黄永玉除了绘画外,还精于篆刻,刀法潇洒出尘,令人叹为观止。1952年他偕同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到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革”期间,他被“四人帮”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被遣送回家乡凤凰。“四人帮”倒台后回北京。黄永玉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黄永玉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他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他专题介绍,国内多家媒体也频频播放他的专题。他的作品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巡回展出,曾荣获意大利最高荣誉奖“司令勋章”。2010年8月他被聘为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院长。他还是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2023年6月13日,黄永玉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9岁。
2024年8月9日,为展现中国当代美术成就,同时纪念黄永玉先生诞生100周年,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当代美术作品选(三)》特种系列邮票,全套三枚,三枚邮票分别展示了四位绘画大师的精美作品,其中第三枚为黄永玉作品《我的祖国,我的人民》,这是黄永玉先生2003年创作的作品,作品以抒情的彩墨语言塑造了一位白衣天使的形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