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中国文化名人(十六)—刘海粟
文化名人是指在文化、艺术、学术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地位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其所处的时代的社会背景,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了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认识社会,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许多文化名人,他们怀着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忠诚和热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反对气势汹汹的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血脉相连,不断冲破社会成见和传统束缚,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对民主文明的热切追求,为了表达历史和人民对文化名人的永久纪念,我国邮政曾发行一些文化名人纪念邮票,今天我们就从方寸世界中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名人。
《刘海粟作品选》特种邮票
刘海粟(1896-1994)名盘,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十四岁到上海入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0年在乡里办图画传习所。1912年11月与画友乌始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担任首任校长。首创男女同校,得蔡元培等学者支持,采用人体模特儿和旅行写生。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1920年10月赴日本出席帝国美术学院开幕大典,回国后著《米勒传》《塞尚传》等介绍西洋艺术。1929年遍访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等国考察美术,与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作品入选法国秋季沙龙与蒂勒黎沙龙,国画《九溪十八涧》获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荣誉奖,出版画册《海粟油画》。193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讲授中国绘画“六法论”,举办“刘氏国画展览会”。后又在巴黎克莱蒙画堂举办旅美画展,作品《卢森堡之雪》为法国亦特巴姆国家美术馆收藏。回国后,在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编译《世界名画集》。后又先后应邀在德国、英国、印尼、新加坡等国举办画展。1938年应中华书局之约,写成八十万言的巨著《海粟丛书》六卷。分《西画苑》、《国画苑》、《海粟国画、海粟油画》三部分,画论精辟,广为流传。1940年主持中国现代名画筹赈展览会,并在雅加达、吉隆坡等地展出。1947年在上海“中国艺苑”举行个展。1949年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并致力中西绘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同年11月校长职务被撤销;1966年至1976年在“文革”中又惨遭迫害,种种磨难,均未能损折他的爱国之心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1979年后,复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在新的历史时期,刘海粟老而弥坚,不仅创作甚丰,而且对艺术教育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领衔培养研究生,将在香港举办画展所得款项一百万元港币捐给南京艺术学院购置图书、教学设备,并设立刘海粟奖学金。在1985年和1986年,他两次亲自到学校颁发奖学金,鼓励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1979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刘海粟美术作品展览”。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刘海粟十上黄山画展”。为弘扬中华文化,刘海粟把自己一生收藏的稀世珍品和一生的主要作品捐献给了国家。其主要作品藏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及香港大学美术馆。刘海粟不仅是位绘画大师、艺术教育家,还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曾任第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94年8月7日,我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2016年3月16日,为纪念刘海粟先生诞生120周年,国家邮政发行一套《刘海粟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3枚,本套邮票选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珍藏的三幅刘海粟经典画作,邮票画面分别是“江山如此多娇”、“墨荷”和“黄岳人字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