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学府(三)同济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10月,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4月,回迁上海。1948年8月,同济大学有医、工、理、法、文5个学院,16个系,9个附属单位。已初具综合性大学的规模。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学校复课,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8月,文学院、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文学院、法学院。随后理学院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院并入华中科技大学;工学院测量系并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电机系、造船系并入交通大学。交大、复旦、圣约翰等11所高校的土建系、科、组并入同济。同济大学以建筑学科为主,1954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学校由高教部划归城建部和建工部双重领导,1958年改由建工部领导。1960年学校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及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1966年重新划归高教部领导。1979年经国务院同意,恢复对德联系,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198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1988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学校建立建筑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同济大学设有73个本科专业。4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师资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30人次。同济大学因为它严谨的学风,浓厚的学习氛围,深受学子们的欢迎。
前一篇:方寸世界中的学府(二)复旦大学
后一篇:方寸世界中的学府(四)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