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三十八) 章学诚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代名人。
《古代思想家(二)》纪念邮票
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中华文明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每个时期的学术,都有一批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学术成就,在当时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一面,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思想资源。此套邮票展现了明清两代六位著名思想家的风采。他们分别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心学派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清代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戴震,清代史学家、文学理论家章学诚。
《古代思想家(二)》纪念邮票《章学诚》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清代史学家、史学理论家、方志学家、目录学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章学诚幼时多病,资质鲁钝,记忆力尤差,早年屡试不第,直到41岁才考中进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却“撰着于车尘马足之间”。曾先后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并用毕生精力撰写了《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论着,总结、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并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章学诚在纂修志书的同时,注重总结修志的经验,进行志书的理论建设,写出了《方志辨体》《方志立三书议》《记与戴东原论修志》和《修志十议》等论文。通过长期修志实践和对方志渊源、性质、体例、功用及编纂方法的悉心研讨,形成一整套系统的方志理论,对近代方志学研究影响颇大。对古典目录学的贡献,是提出了目录学的任务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总结了古代目录学的成就,提出了互著、别裁、索引等方法,是对历代目录著录内容和方法上的高度认识。乾隆五十九年(1794),漂泊异乡四十多年的章学诚返回故里。嘉庆五年(1800),贫病交迫,双目失明。次年(1801年)十一月卒,享年64岁,葬山阴芳坞。
2019年10月7日,为纪念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古代思想家(二)》纪念邮票,全套六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章学诚”。其中第六枚为“章学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