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三十四) 黄宗羲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代名人。
《古代思想家(二)》纪念邮票
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中华文明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每个时期的学术,都有一批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学术成就,在当时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一面,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思想资源。此套邮票展现了明清两代六位著名思想家的风采。他们分别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心学派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黄宗羲,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清代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戴震,清代史学家、文学理论家章学诚。
《古代思想家(二)》纪念邮票《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黄宗羲为学领域极广,成就宏富,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释道无不涉猎,而史学造诣尤深,清政府撰修《明史》,“史局大议必咨之”。他身历明清更迭之际,认为“国可灭,史不可灭”。他论史注重史法,强调征实可信。在哲学上,认为气为本,无气则无理,理为气之理,但又认为“心即气”,“盈天地皆心也”。在政治上,他从“民本”的立场深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君为天下之大害,不如无君,主张废除君主“一家之法”,建立万民的“天下之法”。在教育上,他提出以学校为议政机构的设想。他认为学校中也要析讲时事时政,要明是非之理,也要对政府行为有所监督。学校应广开言路,成为舆论场所。这种学校议政,参与是非判断,言论倡民主的观点在当时非常新颖。他认为“学贵履践,经世致用”。他精于历法、地理、数学以及版本目录之学,并将其所得运用于治史实践、辨析史事真伪、订正史籍得失,多有卓见,影响及于整个清代。
黄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为类,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等。黄宗羲的启蒙思想完全没有外来思想的影响,空前绝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1695年8月12日黄宗羲病逝,享年86岁。
2019年10月7日,为纪念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古代思想家(二)》纪念邮票,全套六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王守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章学诚”。其中第二枚为“黄宗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