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三十一)
于 谦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代名人。
《清正廉洁》特种邮票《两袖清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的名诗《石灰吟》。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被迫与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享年60岁。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两袖清风”故事发生在明中期。于谦,《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明人叶盛的《水东日记》记载: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并作《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免除百姓的不满。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廉政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而清正廉洁,则是百姓对为官者的最大期盼。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仁人志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廉政故事,在华夏文化中已成经典。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于开展廉政建设,尤其是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2018 年 06 月 24
日,为弘扬和展示我国历史悠久的廉政文化,宣传反腐倡廉精神,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清正廉洁(一)》特种邮票,全套四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不贪为宝”“羊续悬鱼”“两袖清风”“立檄拒礼”。其中第三枚为“两袖清风”,画面描绘了于谦被别人劝诫诱导做官捷径时,当面拂袖离去的场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