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十六)包公

(2025-04-16 11:04:37)
标签:

杂谈




     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十六)  包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代名人。 

      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十六)包公
               《包公》特种邮票

     包公北宋名臣,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十六)包公
            《包公》特种邮票小型张《包公像》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出身于官僚家庭,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知县。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宋景佑四年(1037),包拯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庆历元年(1041年),包拯调任端州知府,又升任殿中丞。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1058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馀。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於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侍制”。包拯以廉洁著称,他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任监察御史及知谏院时,为肃正纲纪,惩处贪官赃吏,他弹劾贩卖私盐以牟取暴利的淮南转运按察使张可久、役使兵士为自己织造一千六百余匹驼毛缎子的汾州(今山西汾阳)知州任弁及监守自盗的仁宗亲信太监阎士良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弹劾王逵。包拯一生都在弹劾贪官污吏,在他的弹劾下被罢官、法办的朝廷重臣不下30人,7次弹劾酷吏王逵、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他的正直、刚毅被百姓称为“包青天”。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数日后,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四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
    2015年8月8日,为推动中国梦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包公》特种邮票,全套2枚和一枚小型张。两枚邮票画面主题分别为“掷端砚”和“铡美案”,小型张画面主题为“包公像”。“掷端砚”画面描绘了包公乘船离任时怒抛端砚于江中时的场景。表现了包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的高贵品格。故事起因于包公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蹊跷,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风雨雷电随之嘎然而止,空中云开日现。“铡美案”。画面前景是威武庄严的龙头大铡刀和被押伏法的陈世美,中景是身着红色官服、铁面无私的包公,背景是又哭又闹的公主和赶来阻拦包公执法的太后及维护执法秩序的两名兵勇。表现了包公执法严峻,刚正不阿的精神面貌。小型张为“包公像”。画面是包公夜读案宗的场景。一案、一凳、一鼓,简洁至极。一盏灯烛,体现了包公在下堂后也不沉湎于安逸享乐,而是秉烛夜读,认真执法。一架花鼓,无论何时百姓都可以击鼓鸣冤。表现他心系黎民百姓、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塑造了包公勤政的形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