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八)
关汉卿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
代名人。
《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纪念邮票《关汉卿画像》
关汉卿(1219-1301年)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解州人(今山西运城),也有说是祁州(今河北安国)人。伟大的戏剧家,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是“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出生于金末,医户家庭的出身,生活条件明显优越于一般百姓,才使得他能在教育远未普及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一个连年战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有幸接受了教育,而且教育程度相对也比较高。元统一全国以后,按照关汉卿行医世家的出身,被政府编入”医户“,实际上是一个接近群众的普通下层医人,编剧和演出活动只不过是兼职和谋生的手段。蒙古灭金以后,为了谋生,关汉卿来到大都(今北京),并开始专事戏剧活动。元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旅行家马可波罗描述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人口众多,华屋巨室列布,四方异域之人会聚,而且“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华美绝伦的城市,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关汉卿高才风流,在大都生活的日子里,进娱乐场所从事杂剧创作活动,甚至亲自粉墨登场。元代,除大都外,南方的杭州、苏州、广州、泉州、扬州、镇江等地商业也十分发达。南宋亡国以后,大批北方剧作家和表演者为了谋生,纷纷南下。关汉卿也南下扬州、杭州等地,继续从事他的艺术活动,而南方的富庶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杭州演出、游历后,曾以”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之语盛赞杭州,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秀丽风光和繁华生活。
关汉卿杂剧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元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公案剧,揭露政治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窦娥冤》,被列入世界大悲剧之中,反映了人民的斗争精神,控诉社会黑暗。第二类婚姻爱情剧,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肯定女性对于婚姻的自主选择。那些貌似强大的坏人,在聪明的对手面前,一个个被簸弄得象泄了气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带有更多的喜剧意味,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第三类历史剧,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歌颂英雄,赋予英雄人物以拯救苍生的使命,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和对英雄再世的渴望。如《单刀会》《西蜀梦》。在这些历史剧中,关汉卿赞美正义的事业,歌颂英雄的业绩,表现了一个正直戏剧家的爱憎感情,这和他在其他剧作里所体现的精神是一致的。关汉卿娴熟地运用元代杂剧的形式,在塑造人物形象、处理戏剧冲突、运用戏曲语言诸方面均有杰出的成就。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圣”。1301年关汉卿逝世,享年82岁。其遗体葬于今河北省安国市关汉卿故里伍仁村东北500米处,有关氏陵墓。坟墓原长4米,宽3米,高1.5米,东南-西北向。1958年,全国剧协主席田汉视察后,国家拨款修成砖墓。1986年县政府拨款重修。现为直径10米,高3米的砖基大墓,四周遍植松柏,墓前树碑,碑阳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之墓”。
1958年适逢纪念世界文化名人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向相关单位发送了《1958年度纪念世界文化名人计划要点草案》,草案中确定发行一套邮票作为整个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恰逢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于是国家邮政决定1958年6月20日发行一套《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纪念邮票,全套三枚和一枚小全张,三枚邮票画面分别为“蝴蝶梦”、“关汉卿画像”和“望江亭”。关汉卿的这幅画像,是中国当代画家李斛为纪念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创作的精心作品。人物肖像吸取了中国传统的民族画风格,那稀疏而飘逸有致的三绺胡须,炯炯有神的目光,给人一种气势雄浑的感觉;他那只伸在胸前的右手,仿佛在研墨,又仿佛要拿起笔,配合那豪迈的气概,生动地揭示了关汉卿热情爽朗、勇敢豪放、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了他对戏剧事业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坚定信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