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六) 荀
子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
代名人。
《中国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荀子》
荀子(约前325—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面前。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在人性问题,他持性恶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来改变。他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教育“化性起伪”,使人克服本能的欲望遵守道德礼仪。在天人论方面:荀子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即自然界有其固定的规律,人类可以通过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来改善生活。在礼法方面他持并重:他主张“隆礼重法”,即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既要重视礼仪道德的引导,也要依靠法律制度的约束。他认为礼仪之治能限制人们对利欲的追求,使人明理节欲,而法律则是保障礼制实施的强制力量。他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坚持人定胜天: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在教育的重要性上:他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培养人的品德和才能。他强调学以致用,认为知识和技能应当服务于社会实践。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约公元前238年,荀子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
为纪念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开创者,杰出的诸子大师,国家邮政于2000年11月11日发行一套《中国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全套六枚,六枚邮票分别展示了六位先秦思想家的风采。这六位杰出的诸子大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开创者,他们的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发展都起过重大影响。其中,第六枚为“荀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