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科学家(二十二)——赵九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行以我国现代科学主题的系列纪念邮票,不仅有助于让科学家受到全社会尊重,充分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也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
《中国现代科学家(六)》纪念邮票
2014年是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五十周年,为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精神,我国邮政于2014年10月16日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六组)》纪念邮票,全套6枚。六枚邮票的主题人物以原子弹和氢弹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为主,分别为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和计算机科学家王选。其中第二枚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
《中国现代科学家(六)》纪念邮票《赵九章》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赵九章,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气象科学从定性描叙走向数值预报的先驱,把数学、物理引入中国气象学的第一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他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他是主要负责人。同年10月,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议。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他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他对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8年10月25日在北京中关村15楼服安眠药自杀。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认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