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四六)《聊斋志异》
神女
中国古典文学十大名著之一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
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三组)特种邮票
2003年5月16日,时隔一年,国家邮政再次发行了2003-9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三组)特种邮票,全套六枚和一枚小型张,做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特种系列邮票的收官之作。第三组邮票展现了《香玉》、《赵城虎》、《宦娘》、《阿绣》、《王桂庵》、《神女》、《西湖主》七篇小说的情节。画面形象深刻的体现出故事里的曲折离奇,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丰富阅历和丰富的想象力。其中,第六枚为“神女”。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三组)特种邮票《神女》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三组)特种邮票第六枚《神女》说的是南岳衡山岳神之女,美丽而善良。时秀才米生因官司荡尽家产,幸遇神女相救,赠以珠花和银两,
助其摆脱了困境。后得知米生宁愿放弃功名而不忍出卖珠花,甚为感动。经数年,神女之父遇祸,非本地巡抚官印不可解。神女为此求助于米生。米生为报其知遇之恩,遂以珠花献于院署宠姬,窃得印信,使岳神免于祸。神女与米生成婚,恩爱终生。米生死后,神女亦随之而殁,并合葬一棺。邮票画面描绘了清明时节,米生赶考迷路误入深山,见到神女等四位骑马女郎时的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