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三七)《聊斋志异》席方平
中国古典文学十大名著之一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意思是在书房里记录奇异的故事,“聊斋”是他的书斋名称,“志”是指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二组)特种邮票
2002年4月21日,时隔一年,国家邮政发行了2002-7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四枚,第二组邮票展现了《席方平》、《翩翩》、《田七郎》、《白秋练》四篇小说的情节。画面形象深刻的体现出故事里的曲折离奇,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丰富阅历和丰富的想象力。其中,第一枚为“席方平”。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二组)特种邮票《席方平》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第二组)特种邮票第一枚《席方平》讲述了东安人席方平的父亲遭豪绅羊某在阴曹诬告,气愤而死。席为父报仇来到了阴曹,但那里比阳世更黑暗,被羊某买通的所有官僚机构,使他有冤无处诉,还受尽了炮烙、锯解等酷刑。冥王问他:还上告吗?席回答:“大冤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冥王便用富贵引诱他,只要他不上告,许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被席断然拒绝。席终于告到二郎神手里,达到报仇雪恨之目的。邮票画面描绘了阴府冥王升堂拷问席方平,席反抗时的情景。大堂上,阎王脸有怒色,不容分说,就下令打席方平二十大板。席方平厉声问道:“我有什么罪?”阎王漠然置之,就像没听见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