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八十八)《西游记》八卦炉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作者吴承恩。《西游记》结构宏伟,想象力丰富,塑造了人民喜爱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西游记》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全书故事情节变化万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幻想神话世界。但这些幻想的神话,却包含着丰富的现实内容。天国、龙宫、地府、魔窟,实际上都是封建王朝的缩影,也是现实世界的折光,以孙悟空为代表的反抗精神及其在水帘洞的平等自在的生活,反映着农民阶级的斗争意志和生活理想。全书以唐太宗时名僧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经为题材,塑造了正直、勇敢,敢于蔑视权威,敢于否定和勇猛反抗神权的孙悟空;性格憨直、勇于战斗、贪图享受、好进谗言的猪八戒;信念坚定,恪守戒律,心地慈善,却轻信谗言,人妖不分的唐僧;以及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艺术形象。《西游记》的故事在中国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流行于全世界。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特种邮票
1979年12月01日,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特种邮票,全套枚数八枚。这套邮票的设计吸取了京剧和动画片的一些特点,运用中国民间年画的处理方法,工笔单勾,重彩浓染,人物略有夸张,使孙悟空的形象鲜明地活跃在方寸之间。八枚邮票画面分别是水帘洞、战哪吒、蟠桃园、八卦炉、打白骨、芭蕉扇、盘丝洞和取经路 。其中,第四枚为“八卦炉”。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特种邮票《八卦炉》
《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特种邮票第四枚《八卦炉》选自原著第7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描绘了孙悟空跳出八卦炉时的情景。孙悟空偷吃了蟠桃,又冒充赤脚大仙相貌,私入蟠桃盛会,将仙肴仙酒尽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带回花果山与众猴共享。当被天兵天将抓住后,押上斩妖台,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太上老君将孙悟空放进八卦炉中锻烧。孙悟空将身躲在八卦炉的“巽宫”位下。巽乃风也,有风则无火。只是风搅得烟来,把孙悟空一双眼熏红了,弄得老害眼病,故称为“火眼金睛”。画面上,孙悟空挺身站在八卦炉上,依然威风凛凛,而那些自命为宇宙的主宰者们,在这位猴王面前却显得那样狼狈,那样无能。因为众寡悬殊,孙悟空大闹天宫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人们心目中却是一个真正胜利的英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