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六十)《三国演义》
三分归晋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
“三绝” 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特种邮票
1998年5月26日,国家邮政继续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五组即《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这是)》特种邮票,全套四枚和一枚小型张。这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邮票历经十年的收官之作,邮票内容分别选自原著第八十五回至一百二十回之间的故事。四枚邮票分别选自白帝托孤、孔明班师、秋风五丈原、三分归晋,小型张选自空城计。其中第四枚为“三分归晋”。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特种邮票《三分归晋》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特种邮票第四枚“三分归晋”选自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中的情节。蜀汉虽有姜维九伐中原,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于公元263年被魏将邓艾攻破成都,后主刘禅率众人出北门十里而降。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于魏主曹奂立国号为大晋。公元280年,晋国大将王濬攻克石头城,吴主孙皓自缚出城归降。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魏灭蜀,晋代魏,晋朝统一。
邮票画面以象征手法,描绘了魏、蜀、吴三个失败皇帝,向头戴冠冕、身着衮服的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伏首称臣的场面。背景简洁,对比强烈,使人一目了然:三国,结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