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五十七)《三国演义》
白帝托孤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
“三绝” 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特种邮票
1998年5月26日,国家邮政继续发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邮票第五组即《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这是)》特种邮票,全套四枚和一枚小型张。这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系列邮票历经十年的收官之作,邮票内容分别选自原著第八十五回至一百二十回之间的故事。四枚邮票分别选自白帝托孤、孔明班师、秋风五丈原、三分归晋,小型张选自空城计。其中第一枚为“白帝托孤”。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特种邮票《白帝托孤》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五)》特种邮票第一枚“白帝托孤”选自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的刘备遗诏托孤儿情节。刘备兵败于虢亭彝陵之战后,奔回白帝城,染病不起,夜梦关羽、张飞二弟,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矣!遂遣人请诸葛亮,并召次子刘永、三子刘理来白帝城永安宫。刘备对诸葛亮说:“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并告之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并说:“嗣子可辅之,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泣拜于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刘备请孔明坐于床边,命二子:“你等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二人拜毕,孔明说:“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刘备病故后,后主刘禅即位,封诸葛亮为武乡候,朝廷一应事务皆交诸葛亮裁处。邮票画面致力于表现出刘备和诸葛亮的悲痛,以及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深为蜀国命运担扰的心情。刘备的两个儿子和宫女的情态,都衬托了这种气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