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典文学——(十三)《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双玉读曲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
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 国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孩。金陵是一个省,也是剧情的核心发生地,“钗”指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警幻仙子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下橱则又次之”。小说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靓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金陵十二钗大多为四大家族中作为主子身份的女性。金陵十二钗中,有八位是出身于四大家族的贵族小姐,李纨与秦可卿是贾府的少奶奶,林黛玉是贾府收养的外孙女,仅妙玉并非四大家族的亲眷。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
1981年11月20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正式发行,一套十二枚和小型张一枚,分别为: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元春省亲、迎春诵经、探春结社、惜春构图、湘云拾麟、李纨课子、凤姐设局、巧姐避祸、可卿春闲、妙玉奉茶和小型张双玉读曲。这套邮票借鉴了传统绣像的表现手法,以简代繁,工写兼收,通过对十二金钗坐、立、躬、蹲等形态的描写,表现出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已成为邮票设计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小型张是“双玉读曲”。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小型张《双玉读曲》
这套邮票的压轴戏小型张《双玉读曲》面值为2元,选自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在大观园明媚的春光下,宝黛二人在桃花下共读《西厢记》并相互试探并定情。《西厢记》本身说讲述的就是张生和莺莺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爱情故事。其中宝玉用书中的语言对黛玉说:“我就是多愁多病身,你就是倾国倾城貌。”本身就有试探之意,但是黛玉却恼了说要告诉舅舅舅母去。因为虽然黛玉对宝玉也有意但是她的身份是封建家族的小姐,伏团埋本身依然受当时礼教的束缚,认为宝玉这样直接说“情”“爱”是轻薄自己的意思。之后宝玉说等黛玉做了一品夫人他变成大王八驮她回家的笑话才把气氛缓和了。最后黛玉也引用了《西厢记》里的一句说“我看你是银样蜡枪头”暗示自己也是有意与宝玉的。春日定情,春日葬花,是否也暗示如花的女儿终要夭亡,如花的爱情也终会葬送。黛玉葬花,落红成阵,落花成冢,又何尝不是葬的她自己呢。邮票画面背景亭台相连,楼阁处处,潺潺流水,袅袅祥云,正似人间仙境。花红柳绿中,红妆宝玉,素裹黛玉,两人共坐一块石,同读一册书,书中情节令宝黛深深感动,两人会心的那一瞬间,只觉“词藻醉人,余香满口”。在浓郁的红色绿色中,林黛玉却画得十分素雅,由此形成了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生动而鲜明地勾勒出故事人物形象,在新中国邮票中,《双玉读曲》小型张开启了爱情题材的先河。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在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中,歌颂爱情的邮票并不是很多,只有《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和近些年来发行的“民间故事”系列等几个品种。小型张《双玉读曲》不仅开启了爱情题材的先河,还可以称之为“爱情”系列的“龙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