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典文学——(十)《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贾巧儿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
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
国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孩。金陵是一个省,也是剧情的核心发生地,“钗”指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贾府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警幻仙子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下橱则又次之”。小说第五回完整出示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靓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金陵十二钗大多为四大家族中作为主子身份的女性。金陵十二钗中,有八位是出身于四大家族的贵族小姐,李纨与秦可卿是贾府的少奶奶,林黛玉是贾府收养的外孙女,仅妙玉并非四大家族的亲眷。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
1981年11月20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正式发行,一套十二枚和小型张一枚,分别为: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元春省亲、迎春诵经、探春结社、惜春构图、湘云拾麟、李纨课子、凤姐设局、巧姐避祸、可卿春闲、妙玉奉茶和小型张双玉读曲。这套邮票借鉴了传统绣像的表现手法,以简代繁,工写兼收,通过对十二金钗坐、立、躬、蹲等形态的描写,表现出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已成为邮票设计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第十枚是“巧姐避祸”。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特种邮票《巧姐避祸》
贾巧儿俗称巧姐是贾宝玉的舅表甥女兼从父侄女,贾宝玉是巧姐的姑表舅父兼从父叔父,巧姐是贾璉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日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她从小生活优裕,也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后被狠舅奸兄卖到了烟花巷(《好了歌》:择膏粱,谁承望流落烟花巷)。但最终被知恩图报的刘姥姥赎出,与刘姥姥的孙子板儿结婚,在农村有了很好的结果,成了一位纺绩妇人(留余庆)。
“巧姐避祸”邮票面值为30分,图案选自《红楼梦》续书第一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巧姐年末及笄,母死父走后,贾环、贾芸和亲舅舅王仁算计,要将巧姐卖给外藩王爷做小妾(甚至就是个使唤丫头兼侍妾),后被受过凤姐恩惠的乡下人刘姥姥所救,和平儿一起躲在刘姥姥的庄子里,直到她亲祖父贾赦遇赦,她父亲贾琏回府后才得以重返家园。邮票画面描绘的是巧姐为了避祸扮成乡下姑娘模样,还用披肩遮住半张脸,生怕别人认出来,此时风偏偏刮起了披肩,引得巧姐惊恐的朝后看,形象地再现了巧姐匆忙逃出时的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