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七)——北京天安门
“革命圣地”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革命圣地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的2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的地区,或者曾是中共中央或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以及其他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地点。革命圣地对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对新中的
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最大贡献。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脚印。
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
1974年4月1日 ~
1975年11月12日,我国邮政发行一套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邮票全套14枚。这套邮票按照普票对不同面值采用不同颜色的特殊要求,每枚图案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单色绘制,显得朴实、庄重。每枚邮票的底部边框两角,统一装饰有菱形万年青图案,富有民族艺术特色。其中,第七枚为“北京天安M”,面值8分,发行于1974年4月1日。
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北京天安M》
天安M,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M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市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邮票画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和東观礼台以及华灯。
普11《革命圣地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北京天安M》
在普16《革命圣地》普通邮票发行之前,国家邮政曾于1961年7月20日至1962年7月发行过一套普11《革命圣地图案(第一版)》普通邮票,全套12枚,共展示了四处革命圣地。其中面值为22分、30分和50分三枚邮票为“北京天安M”。三枚邮票图案基本相同,只在细微处略有差异,其主要区别是面值、颜色的不同。天安门是方寸世界中被选用最多的建筑,特别是普通邮票,以天安门为主题的普通邮票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我们在这里不再一一展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