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二十三)中华孝道文姬续书
“百善孝为先”。忠和孝,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两大基本道德行为准则,深刻地影响着世代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
。
“善事父母为孝”。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从敬养的层面上看,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塑造文化等积极作用。
《中华孝道(二)》特种邮票
2016年10月7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系列邮票《中华孝道(二)》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三枚即为“文姬续书”。孝道是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发行“中华孝道”系列邮票对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这次是我国继2014年发行孝道题材邮票《中华孝道(一)》特种邮票之后发行的第二组中华孝道系列邮票。据悉,该系列邮票中国邮政将发行6组(每组4枚),将完整展现二十四孝故事。
《中华孝道(二)》特种邮票《文姬续书》
《文姬续书》展示的是蔡文姬到了邺城,曹操为她与董祀完婚,还送给他们一所房子和两名奴婢。一天,蔡文姬前来答谢曹操,曹操问她:“听说夫人家有不少蔡邕先生的书籍文稿,现在还保存着吗?”蔡文姬叹了口气说:“家父生前留下4000多卷书,可惜几经大乱,全都散失了,不过我还能背出400多卷来。”曹操听得她能背出那么多,高兴地说:“夫人真是一代才女!你要把它写出来,这可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啊!”后来,蔡文姬在家中悬挂起父亲的画像,花了几年时间,把她的所能记住的几百篇父亲的文章默写下来,还续写了《后汉书》,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文姬续书》扩展延伸了中国孝道文化的范围与内涵,突出了一种大孝,可以说是忠孝两全,把孝敬父母与感恩国家,服务人民紧密联系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可以说没有一个爱国者不爱自己父母的。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传承、弘扬孝道,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