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十二)福禄寿喜之喜
“福禄寿喜”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词汇,涵盖内容广泛,伴随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和变迁,如今已经渗透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国民间把“福、禄、寿、喜”作为祝福用语,反映了古代先民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美满生活的追求。
福--寄托着所有的美好憧憬,是吉祥文化的主要内容,常以蝙蝠、佛手表示。
禄--本义为劳动报酬,后专指俸禄,民间则泛指一切财富,以鹿为代表。
寿--指生命长久,为五福之首,也指老年人;坊间有祝寿习俗,尊老、敬老,以鹤、仙桃表示。
喜--意为欢悦、吉庆,凡称心如意、令人高兴的事皆为喜,常用喜鹊代表。
《福禄寿喜》特种邮票
2012年4月27日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福禄寿喜》特种邮票,全套四枚,其中第四枚即为《喜》。
《福禄寿喜》特种邮票《喜》
“喜”是快乐、喜悦的意思,还可引申为喜庆之事。人们用“喜上眉梢”来形容眉宇间流露出的喜悦心情,用“喜出望外”表示超出所望,感到特别高兴,用“喜幸”表示吉利,表久旱后下的雨称“喜雨”。“喜”字多与喜庆有关,直接显示出新婚的气氛,也是婚礼的标志。中国人还善于用字形造意。“双喜字(囍)”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中国民间,结婚时,在新人的居室中,贴上一些双"喜"字。是表示喜上加喜、双喜临门的意思,这个双喜据说由王安石发明,明清时期为常见。而今,“囍”几乎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字,因为“囍”寄托着燕尔新婚的一对新人对自己爱情生活幸福美满的殷切希望,寄托着父母兄弟、亲朋好友对亲人婚姻美满、和谐的美好祝愿。这个字不仅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通俗,用得非常普遍。
喜就是人们所祈求的吉神,他能满足人们喜庆的需要,更受世俗婚姻的欢迎。推算喜神的方位:甲已之日在东北,丁壬之日在正南,戊癸之日东南方。即如2007年正月初一癸末日,其喜神在东南方向,出现于辰时。正月初二甲申日,喜神位于东北方,是在寅时。余外依法类推。据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身体康宁,大发其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