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四)文房四宝之砚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书写工具,也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绚丽魅宝。千百年来,它们以独特的神韵和风采精美博深的艺术造型为灿烂的中华文化谱写出累累篇章,被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特种邮票
2006年9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文房四宝》邮票一套四枚。所谓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自唐以后文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文具的统称。
《文房四宝》特种邮票《砚》
文房四宝最后一宝是砚。砚为磨墨工具,又称砚台。砚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宋李之彦《砚谱》:
“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其上篆文曰:
‘帝鸿氏之砚’”。关于砚起于黄帝之说,难有信服力,学术界基本认定的是砚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工具磨盘、磨棒。陕西临潼姜寨原始部落遗址出土一件上有盖,面下凹,凹处有一石质磨杵,旁有数块黑色颜料的石砚,应是中国最早砚的雏形。这以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战国末期时为鹅卵石加工成的石砚。不过汉以前有关砚的出土物甚少,汉以后传世和出土的砚就较多了。
汉代砚有石砚,还有陶砚,有名的“十二峰陶砚”出土于河南洛阳,是西汉古砚中陶砚之珍。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砚中,澄泥砚就是陶砚,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澄泥砚就源于汉,唐宋时为贡品。而其余端、歙、洮三种石砚,皆为唐代始开采制砚的。
中国砚中石砚、陶砚最为常见,还有始于魏晋的瓷砚。稀缺品种还有源于汉唐的瓦砚,始于晋代的铁砚,东汉时的铜砚和鎏金铜砚,以及玉砚、漆砚、水晶砚、玛瑙砚等,种类确实繁多。居群砚之首的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古称端州),已有1360多年的历史,端砚具有发墨不损毫、呵气能研墨等实用性;具有纹路细密、软硬适度、宜于雕刻等工艺性;具有色彩柔和、可紫可绿、石品花纹丰富等观赏性。端砚
体重而轻、质刚而柔。嫩而不滑,柔而多姿。握之稍久,掌中水滋。
邮票画面选用了“宝刀荷香端砚”(明代,广东肇庆端砚博物馆藏)和“双凤纹抄手端砚”(清代.广东肇庆端砚博物馆藏)。砚形一方形和一
椭圆形,色彩一深一浅,各有特色。背景为浅色的花架、花瓶和各
种字体的“砚”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