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楼(十)邀山阁
楼为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中国上古时代无楼,至旧中国晚期才开始出现楼。阁是风景区或庭院里的一种传统楼房建筑。阁多建筑在高处,四周开窗或设栏杆回廊,可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名士便将登楼阁、揽胜景、吟诗作赋、抒情遣怀视为一项高雅活动。中国历代供登临观景的楼数不胜数,其中汉代的黄鹤楼、三国的岳阳楼、唐代的滕王阁、宋代的蓬莱阁中外驰名。
《岭南庭院》特种邮票
中国的园林艺术,崇尚自然情趣,注重诗情画意,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一般说来,我国北方园林开阔广大,重在气势;江南园林精巧雅致,重在意境;而岭南庭园则重于营造一个家庭的气氛,有厅有房,有楼有廊,配置齐全,主次分明,在不大的面积中,浓缩着大自然的春华秋实。它们一般均以厅堂为主体,花苑亭榭为辅翼,通过各种建筑和花木来虚实呼应,荷塘碧水环护周围,构成一个千回百转、隐小若大、恬静幽深的局势,使人置身其间,既感家庭的温馨,又有园林的幽致。1998年1月18日,为了展现我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国家邮政发行一套《岭南庭院》特种邮票,全套四枚。岭南,是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而这套邮票所描绘的“岭南庭园”,均在广东省境内。设计者运用电脑设计手段,在构图上,借鉴了宋代界画的特点,将远处建筑拉到近处,意在从不同角度展现各类景观的特征。其中第一枚为“可园”。
《岭南庭院》特种邮票《可园》
可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张敬修因在东莞修炮台有功,被派往广西做官,后因弟丧母病回乡,便修建可园,至1864年才基本建成。该园面积虽小,仅三亩三(2204平方米),但布局巧妙合理,小巧玲珑。园中一楼、五亭、六阁、十五房、十九厅,大小门户140多个,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连在一起,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别有洞天。使全园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迫;静中有趣,然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之珍品。其主要景点有:草草草堂、擘红小榭、可轩、曲池、问花小院、可堂等,虽多为木石砖瓦结构,但造型均极为考究,门、窗甚至地板亦各具风格。其中邀山阁(又称可堂、可楼)是可园的主体建筑,是可园举办喜庆宴会之处,由屏风、门栏、檐楣、壁楣装饰得金碧辉煌。堂上有楼,即最负盛名的邀山阁,楼高17.5米多,为歇山顶。邀山阁的立面造型非常有特色,是碉楼式的,这是当年主人休闲娱乐赏风景的地方。底层大厅可为轩,前有曲尺形水池,侧有石梯级,盘曲可上绿绮楼,复又能通邀山阁二三层。第四层为四面明窗,由十根置于石墩上的格木柱支撑瓦面,不用一钉一铁历百年风雨而无恙,俗称定风楼,登临可尽览园中景色。由于可园占地面积不大,布局紧凑,建筑压边摆布,留出中间空地作庭园,呈现小中见大的效果。而为控制空间,设高耸的邀山阁,形成主庭的构图重心。邀山阁前有双清室烘托,侧有曲廊和平台陪衬,故感高而不威,挺而不孤,与园林的轻松气氛显得协调。当年名画家居廉曾在可园十年,创造没骨及撞粉画法,留下了许多吟咏。该园曾几度荒废,近年修复一新,还其固有本色。
现今,可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东莞标志性的景点之一。邮票画面即突出描绘了可园的象征体——高耸的邀山阁的姿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