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塔(一)——北海白塔

(2023-03-05 10:59:44)
标签:

杂谈





                            中国古塔(一)——北海白塔





     我国各地的城镇乡村,甚至在一些群峰、丛林中,都可以看到一些塔高耸云霄的古塔,它们大多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虽饱经风霜,历尽沧桑,仍魏然屹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匠师们的高超是工艺水平。塔是佛塔的简称,俗称宝塔,用以藏舍利与经卷等,层数一般为单数,平面以方形、八角形为多,用木、砖、石等材料建成。它起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布,中国不断修建佛塔,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塔建筑风格。

   中国古塔(一)——北海白塔
                      《首都名胜》特种邮票

    1956年6月15日,为了展示首都北京古代建筑艺术,国家邮政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全套五枚,邮票画面分别描绘了北京古代园林建设成果和重要历史建筑,园林分别是颐和园和北海,重要历史建筑是天安门、天坛和太和殿。其中第二枚为“北海”,画面展示了北海公园

     中国古塔(一)——北海白塔
                 《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北海》

      北海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喇嘛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1679年该塔被地震所毁,次年重建。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这种象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
     北海白塔全部为砖木石混合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五部分组成。它是一座覆钵式塔,外形与妙应寺白塔颇为相似,但更为秀丽。北海白塔是在原广寒殿旧址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雍正九年(1731年)两次因地震倒塌,后来都进行了重建。塔的基座是十字折角形的高大石砌须弥座,座上置覆钵式塔身。覆钵的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内刻“十相自在”图案。塔座边长17米,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基座部分安有角柱石、压面石和挑檐石。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米。塔身上有高大挺拔的塔刹。从塔的表面只能看到砖和石料而见不到木构架,但可见到塔的通身有306个方形青砖透雕通风孔,这是为塔木构架通风之用,以防塔内木料潮湿糟朽。通风孔的纹饰雕刻的比较讲究,图案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蝴蝶、芭蕉扇叶、喇叭花、菊花、荷花、宝相花、西番莲花等画像。白塔内部有根立木,为白塔主心木,柏木制,高约30米,从塔基处直通刹顶。塔身正面的眼光门,周围用钳子土烧制的西番莲花饰,中间为木质红底金字的“时轮咒”,即所谓“十相自在图”,系七个字组成,译音“杭、恰、嘛、拉、哇、日、呀”,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这组字图是清代藏传佛教的著名领袖章嘉国师亲手写成的,据说这种文字图案从明代开始由西藏传入内地。刹座是一个小型须弥座,其上置由十三重相轮组成的细长“十三天”刹身。十三天之上覆以两层铜制华盖,下层周边悬14个铜铃。塔的顶端是仰月和鎏金火焰宝珠组成的刹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