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镇(十五)——天津西青杨柳青镇
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是一种介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的聚落形态,大多由商业发展而来;而古城为一地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规模最大,并常常有城墙包围;古村落规模最小,为农业人口居住。曾为古代一地的县治,但随着县治迁移或县份撤销,已衰落成为乡镇的地方有时也被称为古镇。中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其中以江南和西南地区分布最多,保存最为完好。“古镇”这一称呼常见于国内,国外拥有较大规模的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较少使用。
《中国古镇(三)》特种邮票
一座座古镇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不同侧面,荟萃成一部丰富多彩的人文百科全书。自2013年5月19日起,为展现中国古镇悠久历史和风貌以及配合旅游日宣传,国家邮政开启了《中国古镇》系列邮票之风,至今已经发行四组共计22枚古镇邮票,分别展示了22座古镇风采,表现了我国众多各具特色的古镇,记录下了我国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2019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发行了《中国古镇(三)》特种邮票,全套四枚,其中第一枚为“ 天津西青杨柳青镇”。
《中国古镇(三)》特种邮票《天津西青杨柳青镇》
杨柳青镇隶属于天津市西青区,系西青区政府驻地,西青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京畿要冲,位于津城西厢,东临中北镇、西营门街道,西有张家窝镇,西南接辛口镇,西北连武清区,北临北辰区。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镇政府辖有25个行政街村、29个居委会,截止2015年,杨柳青镇总人口11万,是天津市与环渤海经济区最大的乡镇。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杨柳青镇有丰富民间艺术。2018年5月24日,杨柳青镇入选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杨柳青镇初名“流口”,后复名“柳口”。金贞祜二年(1214)置“柳口镇”,杨柳青镇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名为杨柳青镇。明代始建杨柳青镇。杨柳青镇的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小镇旧有戏楼、牌坊、文昌阁,称为杨柳青三宗宝。清代有津门著名的崇文书院及古寺院40余座,现尚存普亮宝塔、报恩寺、白檀寺遗址等。位于镇中1875年建成的有华北第一民宅之称石家大院以其规模宏大、建筑华美而驰名华北。这些文化遗址与古朴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杨柳青淳美的风俗画卷。杨柳青镇历史沉积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商业繁荣,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杨柳青镇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存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国内保存最完好明代楼阁式建筑文昌阁。杨柳青人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建于130年前的安家大院等名闻遐迩。
杨柳青很重视对历史遗存、名胜古迹的保护、修复,把传承历史文化、体现古镇风格的有价值的古建筑都完整保存下来。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按照修旧如旧原则,修复了石家大院,恢复了安家大院,规划出14万平方米,修复杨柳青旧民居,建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大院群。按照明清时期古镇的历史风貌,修复了明清街,并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复原古镇传统民居,展现出明清时期古镇商埠林立、商贸繁荣景象。同时,在旧城改造中,注重体现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古镇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典风格,体现其古风雅韵。政府办公区、住宅区和商业区、教育区、工业区均以浅灰色为整体色调,老民居与现代建筑自然达渡,体现建筑文化的一脉相承,完美结合,既不失古代居民韵味,又体现现代文明气息,既让人感受到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让人感受到新兴城镇的勃勃生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