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八十)教师节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我国春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源于宗教,如圣诞节;一些节日源于对某些人或某个事件的纪念,如我国端午节、国庆节、建军节等。另外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纪念日也是节日的一种,如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8月结束,迎来9月,9月是新生入学的日子,是学生暑假结束学校复课的日子,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我国重要的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设立教师节,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并激励教师终生从事教育事业。选在9月一是9月节日较少,有益于突出教师节,二是9月是新生入学期,利于尊师重教的教育。
《教师节》纪念邮票
1986年9月10日,为宣传教师节,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教师节》纪念邮票,全套一枚。邮票画面中,邮票画面背景是大块的黑板,主体是一张讲台,讲台上放着学生敬献给老师的鲜花,黑板、鲜花、讲台三者组成,表现了教师工作的特殊环境,并寓意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鲜花,表示学生及社会对老师真挚的谢意。画面简洁、朴实,意境深远。从色彩上看,黑白相间,红黄搭配,更加突出了画面的主题,也衬托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中国的教师节几经变迁。早在1931年5月,中国老一辈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就曾向南京国民政府建议,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教师节。但当时的教育部没有批准。以后许多学校在6月6日自行举行教师节活动,故有“双六节”之称。1939年8月8日,教育部颁发《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规定以孔子诞辰纪念日----每年的8月27日为教师节,但这个规定并未认真执行,许多地方仍以6月6日为教师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宣布废除6月6日教师节,改用“五一”劳动节为教师的节日。这一决定也没得到执行。时隔34年,直至1985年六届人大之后教师节才成为教育界的盛事。各地活动都很隆重。教师节定于9月10日,是考虑到新学年开始,节庆尊师活动,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气氛。
《教师节》纪念邮票
2014年的教师节,为了庆祝我国第30个教师节,我国相关部门决定发布一款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教师节相关的邮票,这一款邮票的主题不再是孔子而是将新世纪新中国的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纪念性邮票。这套邮票发行之后非常受到收藏家的喜爱,因为它不仅仅是为教师节而发行的邮票,更重要的是和新中国成立之前发行的那一款邮票先后呼应,展现了中国这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2014年《教师节》纪念邮票,全套两枚,内容分别为“放飞希望”、“师恩难忘”,邮票画面采用比喻、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教师的特殊职业。
《教师节》纪念邮票《放飞希望》
邮票第一枚为“放飞希望”,邮票画面将讲台上的粉笔盒与黑板上的粉笔画结合,构成了一幅共生图形,代表“希望”的热气球遨游于知识的宇宙。
《教师节》纪念邮票《师恩难忘》
邮票第二枚为“师恩难忘”,邮票画面从“桃李满天下”的概念入手,将教师的形象幻化成张开双臂的树干,托起学生们的一张张笑脸,寓意老师的辛勤耕作换来丰硕成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