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节日(四十一)国际劳动节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我国春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源于宗教,如圣诞节;一些节日源于对某些人或某个事件的纪念,如我国端午节、国庆节、建军节等。另外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纪念日也是节日的一种,如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次运动虽遭到了镇压,但美国有18万工人争得了8小时工作制,20多万工人缩短了工作时间。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召开成立大会,决定将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从此,全世界的劳动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19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规定5月1日为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为纪念这一节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先后于1946年至1949年发行了7套34枚纪念“五一”劳动节邮票;新中国成立后,共发行了4套9枚纪念“五一”劳动节邮票。方寸之间谱写了一曲曲劳动者赞歌。1952年5月1日,我国原邮电部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发行了一套《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全套三枚(如上图),邮票主题分别为:“胜利的光辉”、《工农联盟》和《和平建设》。
《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胜利的光辉》
《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第一枚为《胜利的光辉》,《胜利的光辉》图案以鲜红作底衬,中间是阿拉伯数字“1”,“1”字下方印有“五月”两字,镰刀、铁锤交叉组成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图案,既象征着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力量,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工农联盟》
《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第二枚为《工农联盟》,《工农联盟》图案以绿色作底衬,中间是由齿轮和麦穗组成的圆环,象征着工农联盟。圆环中心伸出一只坚强有力的大手,从手中放出一只衔着橄榄叶的和平鸽,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渴求和平与繁荣的强烈愿望。
《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和平建设》
《国际劳动节》纪念邮票第三枚为《和平建设》,《和平建设》图案以茶色作底衬,画中是铁锤,铁锤后面是工厂的烟筒,锤柄上绕着一棵饱满而成熟的麦穗,一只衔着橄榄叶的和平鸽在展翅腾飞,象征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积极从事和平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