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九)妇女节—女民兵

(2022-11-10 18:28:03)
标签:

杂谈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九)妇女节—女民兵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我国春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源于宗教,如圣诞节一些节日源于对某些人或某个事件的纪念,如我国端午节、国庆节、建军节等。另外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纪念日也是节日的一种,如妇女节、劳动节、母亲节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又称三八节、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1911年的3月8日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九)妇女节—女民兵
                      《女民兵》特种邮票

     民兵是广大劳动人民参加的,不脱离生产、不脱离工作、不脱离学习岗位的半军事组织。民兵的任务是: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中起带头作用,配合军队巩固陆海边防,防空防特,维持社会秩序,随时准备参军参战,打击侵略者,保卫祖国。 大力建立和发展民兵组织,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一个基本经验。1958年,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人民指出:“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此后,民兵组织在中国城乡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从社会的最底层获得了彻底解放,她们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条战线辛勤劳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而且积极参加民兵组织,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保卫社会主义祖国。 1977年3月8日,为了宣传中国妇女在民兵工作中的贡献,我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女民兵》特种邮票,全套3枚。三枚邮票的主题分别是《我们都是神枪手》、《打靶归来》和《地下长城》。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九)妇女节—女民兵
             《女民兵》特种邮票《我们都是神枪手》

    《女民兵》特种邮票第一枚为《我们都是神枪手》。邮票图案采用了赵淑钦创作的油画《我们都是神枪手》,画面以海面上浮动的环靶为背景,描绘了海岛女民兵擦拭自己心爱的枪支的情景,主图为一群女民兵在擦拭枪支。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九)妇女节—女民兵
                 《女民兵》特种邮票《打靶归来》

    《女民兵》特种邮票第二枚为《打靶归来》。邮票图案采用了杨则创作的油画《打靶归来》,画面以辽阔的草原为背景,描绘了草原女民兵打靶归来的飒爽英姿,主图为英姿飒爽的女民兵骑着战马打靶归来。
    
     方寸世界中的节日(三十九)妇女节—女民兵
                 《女民兵》特种邮票《地下长城》

     《女民兵》特种邮票第三枚为《地下长城》。邮票图案采用了刘三多、伍正权创作的油画《地下长城》,画面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积极进行地下防空设施建筑的情景。主图为女民兵在地下防空建筑里指挥民兵和车辆。
     三枚邮票全部以青绿色作为边框颜色,展现了那时候女民兵的青涩和斗志的昂扬,也显的女民兵的可爱,三枚邮票也让我们怀念那时候的种种情怀,主题鲜明,意义深刻,能够很好地宣传中国妇女在民兵工作中的贡献,也能够让我们很好的感受到女民兵的重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