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三八七) 丝绸之路文物 五代十国·波斯孔雀蓝釉陶瓶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我国方寸世界中文物题材非常丰富,有壁画、画砖、青铜器、唐三彩、金玉器等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丝绸之路文物(二)》特种邮票《五代十国·波斯孔雀蓝釉陶瓶》
丝绸之路,广义讲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在进行经贸交流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样式,丝绸之路文物,正是丝绸之路繁荣和源远流长的象征。
继2018年5月11日发行的《丝绸之路文物(一)》特种邮票后,2021年6月12日,为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筑梦“一带一路”,我国邮政又发行了一套《丝绸之路文物(二)》特种系列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三枚为 《五代十国·波斯孔雀蓝釉陶瓶》。五代十国·波斯孔雀蓝釉陶瓶1965年在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的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之妻刘华墓出土,该瓶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孔雀蓝釉类器物。孔雀蓝釉陶瓶口径15厘米,底径为17厘米,腹径41厘米,高度78厘米,颈肩部附有四个小立耳,腹壁环贴四道粗绳状纹饰,状如竖立的橄榄。瓶子表面施一种间于蓝、绿色之间的釉色,釉层较厚,学界习惯上将此种釉色称为“孔雀蓝釉”或“孔雀绿釉”。从瓶底的胎来看,其断裂面呈淡红色,质地疏松,尚未达到瓷器标准。专家推测,无论是器型还是材质,它都不太可能是我国古代窑口的产品,而是由西亚波斯地区传入的。孔雀蓝釉陶瓶总体上瓶敛口、矮颈、广腹、小底、状如橄榄,胎质粗疏,呈橙红色,通体施孔雀蓝釉。孔雀蓝釉陶瓶与古代西亚波斯地区的伊斯兰式陶瓶相似度极高,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陶瓶很可能是通过海外贸易来到福州,因而印证了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波斯孔雀蓝釉陶瓶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