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二五二)花中四君子 菊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我国方寸世界中文物题材非常丰富,有壁画、画砖、青铜器、唐三彩、金玉器等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梅兰竹菊》特种邮票《菊》
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就有“花中四君子”的美誉。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其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自古年来,梅兰竹菊“四君子”一直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梅兰竹菊所代表的四种人格美—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一直是中国文人孜孜以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梅兰竹菊以它们特有的风骨和精神,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及其文化观念。人们喜爱“花中四君子”,不仅因为它们姿态脱俗,性格各具特色,还因为它们经历寒冷和空寂,仍然能够傲立吐芳,这正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历尽磨难,仍然对美好的事物孜孜以求,对自己灵魂的刻画追求尽善尽美的勇气。
2010年10月18日,为了展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梅兰竹菊》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四枚为“菊”。邮票主图选用清代“扬州八怪”画家李鳝的《菊石图》,画面上的“菊”落笔有气势,设色清雅,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色。上面配诗选用了北宋梅尧臣的《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李鳝(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面十分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菊石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