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文物世界(二四六)孔庙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
。我国方寸世界中文物题材非常丰富,有壁画、画砖、青铜器、唐三彩、金玉器等名目繁多,丰富多彩。
《孔庙、孔府、孔林》特种邮票《孔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他首创私学,将教育推向民间,总结出丰富的教学经验。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有关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主要保存在这本书中。孔子的贡献是伟大的,孔学是属于全人类的。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都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为“三孔”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三孔”是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在内,总占地面积约2.33平方公里。
2010年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和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邮政发行了《孔庙、孔府、孔林》特种邮票,全套3枚,其中第一枚为“孔庙”。画面主图为孔庙大成殿,背景为孔子行教像和《论语》中的精典语句。 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封祀孔子的庙宇,是分布在全中国及世界各地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改建为庙,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0多间。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皇宫样式修建的。整个庙宇气势恢宏,布局严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筑群(故宫、避暑山庄)之一。孔庙的建筑群贯穿在南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中路从金声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过壁水桥。进大中门后,再经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到最后一座殿堂——圣迹殿,这是孔庙的主体。由大成门向东,进圣承门,达诗礼堂、鲁壁、孔宅故井及祟圣祠、后为家庙,这是孔庙的东路。由大成门向西,进启圣门,达金丝堂、启圣殿及启圣寝殿,这是孔庙的西路。 邮票画面上的大成殿为孔庙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为五间,于宋天禧二年大修时,移今址并增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后毁于火。现存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重建,殿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座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石雕龙柱,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径长0.8米,为明代弘治年间徽州工匠刻制。大成殿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石柱均为云龙浅雕。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殿内廊柱皆楠木,都彩绘团龙错金。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天子礼制。门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题书的“生民未有”匾额,殿内的正中是康熙皇帝题书的“万世师表”和光绪皇帝题书的“斯文在兹”匾额,南面悬挂着乾隆皇帝题书的“时中立极”等匾额。每块匾额长6米多,高约2.6米,雕龙贴金,精美华丽。内外悬3副对联。门外为清世宗书“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联;前后内金柱分悬清高宗书“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和“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对联。《孔子行教像》刻石摹本保存在曲阜孔庙圣迹殿,为国宝级文物。原作早已不幸遗失。一千多年来,吴道子绘《孔子行教像》被世界公认为最能传神再现至圣先师风范的孔子肖像画。画中孔子雍容大度,身体稍稍前倾,双手作揖,谦卑有礼。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透出圣人的智慧。作品用笔提按流转之间表现了画家娴熟的技法,深得“吴带当风”的精髓。 画面《论语》语录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孔子说:“学了以后不断地复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