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诗圣杜甫

(2019-02-12 09:35:22)
标签:

杂谈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诗圣杜甫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诗圣杜甫
           《杜甫诞生1250周年》纪念邮票《杜甫像》


           杜甫,字于美。原籍襄阳。公元712年2月12日(唐客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日)生于巩县。唐开元后期,考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746年进长安,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军陷长安,杜甫逃到凤翔,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之职。收复长安后,随肃宗还京。目睹朝廷腐败和人民的疾苦,不久弃官入蜀,修筑草堂于成都浣花溪旁,称浇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担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诗圣杜甫
            《古代文学家(一)》纪念邮票《杜甫》

       晚年携家出四川,770年病死在湘江途中。著有《杜工部集》。杜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他的诗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圣”。杜甫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晚年生活极为贫困。杜甫的诗大多反映下层人民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弊,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特色,后世称为“诗史”。其诗作在艺术上博采前人,融合众长,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今存杜甫诗1400余首,其中《春望》、《北征》、《丽人行》、“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最为脍炙人口,现有《杜工部集》。1983年8月10日,我国邮政发行的《古代文学家(一)》纪念邮票第二枚《杜甫》,画面中他衣着简朴,坐于太湖石上,正提笔沉吟。画面突出了对杜甫脸形和颜面皱纹及眼神的刻划。几条皱纹,埋藏着杜甫不幸的遭遇;沉郁的眼神,则流露着伤时感世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