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游笔端带春风
(2022-04-21 15:13:41)我特别喜欢《兰亭序》,不是附庸风雅,是真喜欢,我把它贴在墙上,天天看着,顶礼膜拜,就是写不出来。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是人写的吗?”那笔画的牵丝连带,高古游丝,总是让我望而生畏。
据说那是公元353年,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组织了一场风雅聚会。众人都散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由书僮将斟满酒的杯子放入澄澈的溪水中,让其漂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若作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与会者们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为保存诗作,诗人写的诗汇成《兰亭雅集》。推举聚会的召集人王羲之写一篇序文,半醉的王羲之也不推辞,乘着酒兴,心手双畅,一气呵成,字字遒劲媚健,这就是被后世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大神写《兰亭序》的时候喝了点酒,写完就醉得不行不行的,等到醒了,自己一看写的那幅字,觉得写得不错,于是,又照原文写了好多版本,但怎么看,都不如原稿,于是,王大神自己也觉得原稿是宝贝,决定留给子孙掌管。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冯程愫双钩填墨摹本。
国画老师一直劝我报书法班,都没有让我动心,直到有一天偶然听了一次书法体验课,讲《兰亭序》里“一期一会”四个字。我看着老师的节奏,按照老师教的用笔,心追手摹居然写出来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只是为了能临摹《兰亭序》。我跟我儿说:“为了学《兰亭序》,我报名学书法了。”我儿说:“《兰亭序》您写不了。”我说:“我已经写下来了。”
我现在天天跟字打交道。小楷《灵飞经》,席夔的隶书千字文,颜真卿的《多宝塔》。有人问我,喜欢那些字?是的,有些字与你有缘,写起来特别顺手。我喜欢“的”字,这个字左右结构对称,笔画简单,它所代表的意思也好,好就好在“的”字单用什么都不是,它不能代表一只猫,一座山,一场雨,一本书。但是没有“的”,却很难让上述名词变得有意义。比如:猫的眼睛,山的崎岖,雨的朦胧,书的内容。我想表达的是,“的”字在古文里对应的是“之”字。在书法课上,经常有老师从《兰亭序》中选一些优美的,有意境的字做范字,比如:曲水流觞,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游目骋怀,畅叙幽情等。我想我最喜欢里面的”之”字。《兰亭序》共324个字,有21个“之”字。而这21个之字,写法没有一个是重复的。我喜欢这个字,不仅仅因为它的写法不同,还在于之字的字意。之字本身没有确切的意思,它必须和别的字联在一起才有意义。而当它和别的字组合在一起时,它可代人,代物,代事。
钱钟书曾经说过:“人生不过六个字:家居,出门,回家。”而我的生活简单到只有两个字:家居。我的家居生活更像那个“之”字,看似简单,却可以代之一切。它弯弯曲曲,貌似重重磨难,其实,它的每一个转折都多姿多彩,气象万千。因为心怀日月,所以笔带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