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律启蒙(四 支)

(2012-01-05 21:32:33)
标签:

古典

声律

诗词

文学

杂谈

分类: 古典诗词对联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只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莺儿:即黄鹂,也叫黄莺,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有个丫鬟叫莺儿)。和燕子一样,它也是一种春鸟,常与燕连用喻指春日景物,如莺啼燕语。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黄鸟于飞》:“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鸎。”唐朝王维《左掖梨花》诗:“黄鶯弄不足,衔入未央宫。”宋邵雍《春尽后园闲步》诗:“緑树成阴日,黄鸎对语时。”唐朝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另:下面与莺字相关的词组在古诗文中也比较常见

莺花队:指妓女行列。如清朝孔尚任《桃花扇·传歌》:“生来粉黛围,跳入鶯花队,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

莺花寨:妓院。元朝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也祇为鶯花寨声名非是美,情愿做从良正妻,结婚姻要成对。”元朝王仲元《普天乐·春日多雨》曲:“鶯花寨我纳降,是非海谁著渰,多少惺惺遭坑陷!”

莺花阵:妓院。元朝杨暹《刘行首》第一折:“我著你托化在雨云乡,还宿债在鶯花阵。”

莺语:莺的啼鸣声。晋孙绰《兰亭》诗之二:“鶯语吟脩竹,游鳞戏澜涛。”唐白居易《琵琶引》:“间关鶯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古诗文中也常用来形容悦耳的语音或歌声。宋张先《醉桃源》词:“歌停鶯语舞停鸞,高阳人更闲。”

莺歌:谓莺啼婉转似歌,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唐杜甫《忆幼子》诗:“驥子春犹隔,鶯歌暖正繁。”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二:“人醉逢尧酒,鶯歌答舜弦。”清孙枝蔚《对酒》诗:“鶯歌雪儿曲,榆坠沉郎钱。”

莺谷:莺处幽谷。比喻人未显达时的处境。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洒惠渥於羊陂,屡泛文通之麦;峻曲岸於鸎谷,时遗公叔之冠。”唐王涯《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龙门变化人皆望,鶯谷飞鸣自有时。”唐罗隐《赠滈先辈令狐补阙》诗:“花迎綵服离鶯谷,柳傍东风触马鞭。”

莺娇:谓莺娇媚的啼声。唐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飞花随蝶舞,艷曲伴鶯娇。”宋黄昇《卖花声·忆旧》词:“侧帽停鞭沽酒处,柳软鶯娇。”清钱季重《鹧鸪天》词:“看蜨舞,听鶯娇,平生恨事最难消。”

莺簧:黄莺的鸣声,以其声如笙簧奏乐。唐温庭筠《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鶯簧锁金缕。”宋欧阳修《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诗:“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鸎簧舌渐调。”清陈维崧《琐窗寒·初春和云臣韵》词:“鶯簧生澁,不似旧时淹润。”

莺啭:谓黄莺婉转而鸣。唐卢照邻《入秦州界》诗:“花开緑野雾,鶯囀紫巖风。”唐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鷄鸣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阑。”清王韬《淞隐漫录·诸晓屏》:“女意故使生闻之,其声嚦嚦,正如鶯囀花梢。”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落絮:飘落的柳絮。游丝:指漂浮在空中的蛛丝。比如《红楼梦》里的“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真是不谋而合,不知道曹雪芹先生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呵呵!

 

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

四目颉:《姓氏谱》仓颉,上古人,生而神圣,传说为中华文字创造者,传说中仓颉(Cāngjié)生有“双瞳四目”。有四只眼睛。

一足夔(音葵):夔是舜的臣子,据说只有一只脚。《孔子丛》鲁哀公问孔子曰︰吾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子曰︰昔重黎举夔而进,欲求人佐焉。舜曰︰一夔足矣,非言止一足也。鲁哀公曰︰善。

鸲(音渠)鹆(音欲):八哥鸟。《春秋·昭公二十五年》:“有鸜鵒来巢。”杨伯峻注:“鸜同鴝,音劬。鸜鵒即今之八哥,中国各地多有之。”《淮南子·原道训》:“鴝鵒不过济,貈渡汶而死。”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秦吉了,出藤州。身紺,嘴丹,而眼旁有眉,如臙脂抹,弯环垂下,秀媚可爱,深类鴝鵒。”《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小鸟儿,又非鸚哥,又非鴝鵒,却会説话。”

鹭鸶:又叫“鸬鹚”。水鸟名, 翼大尾短, 颈和腿很长, 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白鹭又名“鹭鸶”,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注:菡(音汉)萏(音蛋):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比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菡萏莲花足下开。——描写佛的诞生。

荼蘼:也写作荼縻、酴醿。荼蘼为落叶灌木,以地下茎繁殖。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比如宋王琪的《春暮游小园》:开到荼蘼花事了。再如《红楼梦》中的“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应候:顺应时令节候。晋陆云《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唐李商隐《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鐘应候,白琯舒和。”明俞安期《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豫让为春秋末战国初期的刺客,曾事于智伯。赵襄子与韩魏攻灭智伯后,豫让漆身吞炭,以改变容貌音声,谋刺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羊公就是羊祜,字叔子,为西晋大臣,武帝时都督荆州诸军事,任内极得民心,死后百姓见到他的墓碑就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

 

花笺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花笺(音尖):精致华美的笺纸。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臺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宋孙光宪《河传》词:“襞花笺,艳思牵,成篇。”

草字:草书。

竹简:古时无纸书皆刻于竹简(竹片)之上,因此称书为竹简。

毛锥:指毛笔。《五代史》:宏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大剑长槍,若毛锥子,奚用哉?

 

汾水鼎,岘山碑,虎豹对熊罴。

汾水鼎:《史记.孝武本纪》载有:汉武帝曾得宝鼎于汾水,并因此改年号为“元鼎”。

岘(音陷)山碑:西晋大臣羊祜死后葬于岘山,岘山碑就是堕泪碑。

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冯宗庙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元朱守谅《秋夜偶成》诗:“暂止熊羆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锦绣:色彩鲜艳。
水面动荡

琉璃:有淋漓之意。指水流滴的样子。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圆葵。

去妇因探邻舍枣:《汉书·王吉传》:汉朝王吉的邻居种有枣树,枣树生长茂盛垂挂到王吉的庭园里,王吉之妻采了几个枣子吃,因此王吉欲休妻,邻居闻知后便欲砍树。后经邻里调解,夫妇重归于好。

出妻为种后园葵:《史记.循吏列传》:春秋时期公仪休为鲁国相,有一天在家中吃到葵菜,又见妻子在纺织,曰:欲夺园夫红女之利乎?为了不与园夫和织女争利,于是怒而拔去葵菜,并休妻出门。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

 

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青眼:晋朝王藉为青白眼,对有礼法的来访者就以青眼相看,若否,则以白眼面之。

白眉:指三国马良,字季常,眉有白毛。他的兄弟五人均有才名,但马良最杰出。因此民间有曰:马字五常,白眉最良。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

 

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海棠春睡︰《太真外传》杨太真(杨贵妃)初睡起,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矣。

杨柳昼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名人柳,一日三睡三起。

 

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堂诗。

张骏曾为槐树赋:《十六国春秋》:张骏为西晋凉州官员,移植柳树于凉州而不活,仅有酒泉宫西北生有少量槐树,因而作《槐树赋》。

杜陵不做海棠诗:《诗话》:杜陵母亲因名叫海棠,为表示对自己母亲的尊敬,因此不作海棠诗。杜陵就是诗人杜甫。陆放翁曰: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思为必定是失传。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晋书.王羲之传》:晋朝王羲之有子名王献之,小时看人玩樗蒲,便知胜负,其父门人称赞他为: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龟每二百岁生出二尾称一总,至千岁生出五总称一聚,五总之龟无所不知。《唐书》载有:殷践猷博通经籍,问无不知,贺知章称其为五总龟。
看来说人是龟不一定就是骂人的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