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声律启蒙(二 冬)

(2012-01-05 20:44:09)
标签:

古典

诗词

文学

声律

分类: 古典诗词对联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踈(同:疏)慵。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暮鼓:古代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唐朝王贞白的《长安道》诗:“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宋朝欧阳修的《和丁宝臣游甘泉寺》:“城头暮鼓休催客,更值横江弄月归。”

晨钟:古代钟楼清晨报时的钟声。北周庾信的《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鐘。”唐朝杜甫的《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鐘,令人发深省。”五代牛希济的《临江仙》词之一:“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鐘。”

钟楼和鼓楼:古时候,城市中的报时工具就是钟和鼓,所以多建有钟楼和鼓楼,白昼叩钟报时,夜间击鼓报时。佛寺里面也有钟楼和鼓楼,通常两两相对于正殿的左右,用以报时或典礼时敲击。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竹,松:均为岁寒三友之一。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冯妇: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赵岐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宋朝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幡然(同“翻然”,迅速而彻底地)自改。居二三年,贫窶不能自堪,思欲一作冯妇而后已。”

蛩(qiong二声):古书上指蟋蟀,也叫促织:如,蛩唱、蛩响、蛩声,都是指蟋蟀的鸣声,比如岳飞的《小重山》里有“昨夜寒蛩不住鸣”的句子。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紫燕:燕子的一种,也称越燕。体形小而多声,颔下紫色,营巢于门楣之上,分布于江南。唐朝顾况《悲歌》:“紫燕西飞欲寄书,白云何处逢来客。”明朝徐霖《绣襦记·追奠亡辰》:“忍看寄垒人家双紫燕,母子自喃喃引数飞。”

课蜜:釆蜜。金朝元好问《赠休粮张炼师》诗:“中林宴坐人不知,野鹿衔花蜂课蜜。”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恰恰:(qiàqià):形容鸟叫声。如,唐朝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雍(yōngyōng):鸟和鸣声,如“雍雍鸣雁”。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秦岭云横: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迢递:遥远。《文选·左思·吴都赋》:“旷瞻迢递。”也可作“迢迢”。

巫山:在重庆巫山县东,长江边上,形如巫字,有十二峰。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唐朝杜甫的《江海》:“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上智:上等智慧。《后汉书·王畅传》:“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南朝梁沈约《七贤论》:“嵇生是上智之人,值无妄之日,神才高杰,故为世道所莫容。”

中庸:才德平常。比如汉·贾谊《过秦论》:材能不及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镜奁(奩lián):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奁泛指精巧的小匣子,比如妆奁(嫁资),印奁,茶奁等。

笥(sì):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

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野杵:指在村边小溪洗衣服的妇女用棒棰捶打衣服的声音。古诗词中也有“砧杵”(zhēn)的说法,即分别指妇女捶打衣服时用到捣衣石和棒槌。也称为捣衣。比如南朝宋鲍令晖的《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唐朝韦应物《登楼寄王卿》诗:“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宋朝苏轼的《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诗之二:“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还有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红楼梦》里的“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等。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比如舂米,舂药。村舂:指乡村中舂米时碓(duì)砸落在石臼中发出的声音。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灼烁(zhuóshuò):鲜明、光彩的样子。

蒙茸(méngróng):蓬松;杂乱的样子。

九夏:夏季三个月共90天,遂名“九夏”。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复九夏”句。

三冬:指的是孟冬(农历十月)、仲冬(农历十一月)、季冬(农历十二月)。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戏马:指(项羽)戏马台。在江苏铜山县南。《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蟠龙:指蟠龙斋。恒温为东晋大将,所居斋室画有龙,因此人称蟠龙斋。后来东晋的刘毅也曾在此居住,刘毅字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毕卓:晋人,好酒,因酒而废职。其以左手掰蟹螯,右手执酒杯为人生乐事。擘同掰。

王恭:晋人,他经常披着鹤氅在雪地上行走,孟昶见到说:此真神仙中人也。鹤氅即用羽毛制作的衣裘。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五老峰:在庐山,是庐山最峻峭的山峰,因状似五位老者而得名。李白有:“五老峰为笔,洋澜做砚池。”的诗句。

三姑石:在江西星子县,因击之声如洪钟而得名。镛:大钟。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羲农:指伏羲氏和神农氏。古人把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雪花:指雪,呈六角形,像花。

云叶:犹云片,云朵。南朝陈张正见的《初春赋得池应教》:“春光落云叶,花影发晴枝。”唐朝杜甫和崔彧的《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仇兆鳌注:“陆机《云赋》:金柯分,玉叶散。”宋朝范成大的《明日大雨复折赠再次韵》:“一天云叶翳朝霞,风卷泥沾不惜花。”元朝袁桷的《上京杂咏再次韵》之一:“风花秋黯淡,云叶雨连绵。”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陈后主:指南朝陈的后主陈叔宝,在位七年,为隋所灭。

汉中宗:指西汉汉宣帝刘洵,汉武帝曾孙,在位二十五年。

绣虎:曹植能七步成章,人称绣虎。

雕龙:指刘勰的《文心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柳塘风淡淡,出自晏殊的“柳絮池塘淡淡风”。淡淡:犹轻轻。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那更:是古代诗词常用语,尤其是词中。大致相当于“那堪”,“怎堪”,“不堪”的意思。上联的大意为春天的时候可以白天出去看蝴蝶,使自己的心情更加愉快;下联的意思在秋风瑟瑟的深夜听寒蛩鸣叫是不合适的,因为这只会让人徒增伤悲。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逸民: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适志:顺心如愿。

疏慵:懒散怠慢。

上联的意思是战士要立功,就必需借助武器(战争)成为勇武之士;下联的意思是逸民要守节避世,就需要借助诗和酒来消磨时光并陶冶自己的性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