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艳芳讲儒家】别让甜言蜜语“忽悠”了你

标签:
儒家交友诚信戴艳芳新易国学 |
相信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喜欢和言而有信的人共事,一个信口雌黄的人,自然是无法有信的。其实这个道理,孔老夫子早就给我们做过开示:
【原典】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怍:惭愧。
不怍:指爱说大话、虚夸却不知惭愧的人。
【讲解】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么,要实践他的话一定是很困难的。
夫子的这句话,也告诫我们对言之不怍的人要加以警惕,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能识别“言之不怍”的人的能力。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可能是“言之不怍”的人呢?无外乎是以下两种人:
【警惕“言之不怍”的两种人】
近些年“忽悠”一词比较火,本来是东北方言,但在小品《卖拐》、《卖车》播出后迅速火遍全国,已成为网络流行词语。指的是能言善谈却不办实事的人,就是对这类言出不行的人最贴切的写照。
眼下正是高考录取季,重庆媒体就报道了一则让江津区文科状元堵心的事。重庆江津区今年的高考文科状元阳阳在高考中考取了671分,就在多家名校向她抛来橄榄枝时,复旦大学招生组告知她“上复旦应该没有问题”,并且与她签署了“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在“确认书”上写着:经招生组专家审核,确定你为复旦大学2015年“优秀推荐生”,推荐专业:社会科学实验班和中国语言文学类。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当地调档线者,将择优录取到上述专业(类)之一。7月18日,阳阳查询录取结果,不料却被平行志愿的第二所大学录走了。
那么复旦大学的承诺为什么没有兑现呢?事实上,早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就颁布了相关禁令,明确规定“在录取工作结束前,高校不得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签订‘预录取协议’或以‘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承诺吸引生源”
可见,复旦大学在违规承诺中就充当了一个“言而不能”的角色,此举或许会改变一个高考状元的人生轨迹,实在是误人前途!
新易网址:www.neweal.org
新易博客:百度直接搜索“许文胜团队”
http://blog.sina.com.cn/xuwe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