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钧讲墨家】企业要做大染缸,不是大熔炉!

标签:
新易国学管理制度墨家染丝论朱钧 |
作者:墨家学者·朱钧
国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与管理策略。有无为而治的管理层次,有以德取天下的德治方法。今天我们来分享下圣人墨子提供给我们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无论是应用于生活,还是管理都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我们先看下墨子的原典。
这就是墨子的“染丝说”
的主要理论。实际上,无论是教育还是管理,其本质就是针对人的塑造与培养。所以,对人性的认识是第一位的。中国先贤在谈论人性方面有着丰富的论述。有的执政体系是以人性本善为基础,所以提倡以德治天下;有的体系是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因此要以法治国。
他认为,首先人性不是先天决定的,人性就像一块待染的素丝。其次,把丝投入什么样的染缸,就能染上什么样的颜色。在这,染缸其实上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与文化。环境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句话就是人性如丝,必慎其所染,择其所染。墨子用染丝的过程比喻环境教育对人品形成的影响。
实际上,墨子的“染丝说”即可理解为环境影响论。他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习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们还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就是:“性相近,习相远。”指的是人的先天禀赋是相差不多的,但人的习惯与性格则是后天塑造的结果,所以会相差甚远。而后天最重要的就是环境与暗示的影响。针对这个理论,美国人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了。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这些破窗户这就是环境所造成的一种无序的感觉。而这种公众的感觉就是环境与氛围所产生的对人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不正是墨子理论的一个应证。
在社会管理上,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同样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也就是不能让这块玻璃成为环境中最产生破坏影响的最开始的诱因。反之,我们若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对我们的组织、团队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
总之,墨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的染丝理论,实际上就是现代心理学与管理学都非常重视的环境影响论。今后我们有机会再与大家继续分享国学中的智慧。
-----------作者简介-----------
新易国际独有师资,让日本政界为之赞叹的墨学研究专家,依托新易国学团队创立的“墨式文化全控管理”享誉中外。
新易网址:www.neweal.org
新易博客:百度直接搜索“许文胜团队”
http://blog.sina.com.cn/xuwen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