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东讲道家】做人要做无用人

标签:
365新易国学企业用人黄卫东道家智慧 |
很多读者都会好奇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的名字,如此智慧的谋士怎么会起“无用”这么个名字?其实这里面含有深刻的老子智慧,也反映了对于人才有用和无用深刻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老子如何定义有用和无用的: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
①毂:gǔ,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
②埏埴:shanzhí,用水和泥巴。
③户:门。
④牖:yǒu,窗。
⑤利:为利益和好处。
三十根辐条共同拱卫一个毂,正因为有其中的空洞,才有了车轮的用途。用水和泥做成器皿的样子并烧制成陶器,正因为有其中的空间,才有了器皿的用途。
开凿门窗形成房间,正因为有其中的空间,才有了房间的用途。所以外在的显现的东西的给人们带来利益,而内在无形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价值体现,才具有真正的实用性,才决定是否能够为我所用。
黄卫东,新易国学核心成员,国际太极易学会理事,资深易学专家。中国道家领导力创始人,国内管理领域道家应用实践第一人。
老君从食、住、行等人类生活最常见的3个现象举例,指出:在现实生活之中,有形的形体,是人们都能看到的;但是无形的空间,才是这个东西有用的关键。最后,从生活现象之中“抽象”出“有”、“无”这两个字。
在这里,“有”,可以解读为有形的、显现的事物,包括外形、结构、功能、技术特点等等。“无”,可以解读为无形的、内在的事物,引申为人们的实际需求。这里强调,看一个事物是否有利用价值,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其外在的部分,更重要是看其内在的实用性。
可是通常,人们总是在意外在的部分,而忽视了其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在的部分。比如,当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时,总是被其华丽的外表和包装,以及所能实现的功能,甚至是其先进的技术特点所吸引,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实用型。
由于缺乏考虑这些功能是否是自己最需要的,是否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其结果就是买了一大堆不实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在企业选人也是如此,不仅要看其外在所显现的能力(比如他的名声,已有的成绩,学历甚者颜值等等)。
那么有形的具有欺骗性,那么无形的关键我们如何把握呢?首先要看其内在的能量是否和企业匹配(行维密码),内在的能量主要包括这个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只有外在的能力和内在的能量都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相匹配,才是最适合的。我们才能说这个人是真正可以为企业所用的,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这方面,很多的企业都有很多教训。
通观《道德经》可以发现,老君总是在观察自然,效法自然,并且把平常的自然现象到抽象出来,并且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这是老子观察和思索之后的思维提升。
结语:老君的循循善诱、文字的精心编排、内在节律的把握,将我们带入他的境界,教你如何通过现象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事物的本质规律。这个特点才是需要我们真正用心领悟和把握的。
新易读经汇于2014.12.15正式成立,每天一位国学老师,带来最纯粹的国学交流学习平台,名师分享,学友互动,欢迎广大多学爱好者体验最系统、最全面、最正统的国学交流体验。
新易读经汇,真正能学到智慧的国学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