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通讲释家】短暂和永恒

标签:
365新易国学佛学永恒短暂 |
作者:中国佛学院容通法师(新易特邀)
苦苦、坏苦、行苦基本上把三界之中我们认为的快乐和痛苦、非快乐非痛苦等所有因果现象,全部归纳概括成一个字——苦。
苦就是让你没办法自由、自主、自我地去主宰命运。你很难永恒地呈现一种相续不变的状态,只能被动地恒处生死。当然有些人也会怀疑我所说的这些东西,人干吗必须要永恒地存在呢?生命永恒就真正有意义吗?他们对长寿和永恒不以为然,认为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如果有意义的话,哪怕不能恒常不变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想法不是没有道理,我也很佩服他们以另外的一种方式自主地思考。但是这种思考不能实实在在地呈现真理的状态,它只是在人的层面上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而已,它对于世出世间很多东西并没有看透,并不知道除去无常变化的规律之外,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体之中还有一种本体的东西是可以超越生死的,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佛性。
一般意义的生活幸福富足,奋斗辉煌都是建立在世间的一切不是永恒的基础上,如果真正体会到还有一种永恒的、更加辉煌的、更加真实的状态,你难道还会舍不得丢下这种暂时的辉煌,而不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吗?
从另外的角度讲,你通过人生的几十年历程所得到的生命体验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它只能代表自己个体那么几十年具有的话语权,所说的也是在这个层面上的体会,又能有多大的真实性、全面性、客观性?
所以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只有当你的生命的长度足够长、深度足够深、空间足够大的时候,你才具备更大的发言权。就像佛菩萨一样,他们都是过来的人,所说出的话才更加的可信。一个人的智慧再高,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得到绝对无限的智慧,没有经历这么多生命的空间,生命的体验,所说出的话肯定是片面的,有的时候甚至是错误的。
你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得到些许的安然,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暂时性地自我麻醉一下,如果以这个东西作为自己所能够执著和依靠的稳定剂,那么一旦这些东西被无常冲破和改变了,你的认知、你的世界观可能完全被摧毁,到那个时候你会更加的痛苦。
容通法师,1998年中国佛学院本科毕业。2001年中国佛学院天台宗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佛学院培训部主任、中国佛学院讲师。
新易官网:www.neweal.org
新易微信:国学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