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午语】谁能解读《道德经》?

标签:
育儿新易国际教育道德经环境 |
导读:《道德经》入课本,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一个信号,实在为中华少年感到欣慰,也为国学的复兴感到振奋,但与此同时,又实在担忧,谁能把《道德经》教给我们的下一代呢?至圣先贤的智慧,又如何在今天传承呢?今天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感悟,仅为抛砖引玉,后续为大家引荐《道德经》在孩子教育方面的领军人物——黄卫东老师。
作者:国学导师▪许文胜
既然说到《道德经》想必有一句话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你又如何理解老子的智慧?结合当下,如何让孩子们听得懂,学得会,能应用?
其实这句话构成看似简单,就是中由:人、地、天、道、自然递进而成,描述了一个完整的生存环境和上下关系,而“法”这里当对规则的遵从讲。
连起来,这句话的真谛就是指:人类的发展是以环境的变化为基础,环境的变化是从天体的运行为根本,天体的运行是以道的规律为核心,道以什么为本质呢?那就是宇宙自运转的系统,既自然!
如果做一个通俗的比喻:人是依赖环境生存的,环境就象我们的父母一样,你不关照父母就那样了,你总不能去打你的父母吧。而反观现代中国对环境的破坏,就是子不孝之甚,乃罪也。
因此,重视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之责任,保护环境是我们的义务。那么明白了这些我们收获了什么?
道家教导人类了解宇宙,顺应自然;
儒家教育人类承担责任,明确义务;
两者的结合,你才会更加明白什么真正的孝,那种对天,对地,对人都应懂得的孝。
说到这里大家不难看出,国学经典教育出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既有宇宙宏观意识、环保意识、孝道文化和责任心的孩子。
教育的根本是让更多的人明白规律,如今,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因人类所造成的霾恶环境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的短视和自以为是?
结语:小编认为现在恢复国学教育是一件值得我们大力支持并推广的一件是,不仅让大家明白如何对环境负责,也是学会明白如何对自己负责,我们每个人都身修了,环境治理便是自发的行为,而不是法律的规范了。
关注国学,关注新易国际!
新易官网:www.newea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