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鸿亮讲中医】分清虚实

说起病,大家脑子里第一感觉就是虚实。是的,中医看病,讲究的就是虚实两大类疾病。也就是说,中医把疾病分成虚症和实症两大类。那么,什么是虚实呢?让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难经》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
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
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
诊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实;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故曰虚实也。
讲解:
《难经》说:人得病,有三虚三实说法,那具体怎么讲呢?也就是说,有脉象方面虚实的病,有病的症状方面虚实的病,还有诊断时的病候方面虚实的病。
具体的说,所谓脉象方面的虚实病,一般来讲,脉象浮浅濡弱无力的属于虚,绷紧洪大实而有力的属于实。这就是脉象的虚实。
病状的虚实是:以从体内所伤和精气消耗,以及精气外泄的为虚;而邪气从外侵袭传入体内的为实。慢性内伤尚能言语的为虚,急病所致不能说话的为实。发病缓慢的为虚,起病急骤快的为实。这是疾病的虚实。
那么,什么是诊断病候的虚实呢?脉象没有力量为虚症,脉象沉实有力的是实症。症状上痒的感觉是虚症,痛的感觉是实症。如果按部位来分的话,外部疼痛而内部不痛的,是外实内虚症,而外部不痛内部疼痛的,为外虚内实症。
可见,虚症和实症,有单纯的虚症,有单纯的实症,还有虚实夹杂在一起的虚实夹杂症,这就是人们所发病的三虚三实情况。所以说,虚实错杂,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一定要分清楚。
秦鸿亮老师简介
黄帝内经养生专家,太极医学疑难病康复医疗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直肠癌专家研究小组成员,新易国际医学健康顾问。
新易读经汇于2014.12.15正式成立,每天一位国学老师,带来最纯粹的国学交流学习平台,名师分享,学友互动,欢迎广大多学爱好者体验最系统、最全面、最正统的国学交流体验。
新易读经汇,真正能学到智慧的国学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