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易国学管理团队
新易国学管理团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400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易金融】市场行为真的可以预知吗?

(2015-02-02 13:10:12)
【新易金融】市场行为真的可以预知吗?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新易金融】市场行为真的可以预知吗?

新易特邀学者:CCTV证券频道财经评论员 张劲东

 

老读者可能都知道我过去两年来的一个观点:2000点是上证指数诞生5000多天以来的强劲支撑(红线)

【新易金融】市场行为真的可以预知吗?

 

这虽然是已经过去的事了,但回顾这条红线上所垂落的历史低点,您可能会发现:“哦,原来市场预测只是个简单的数理统计?”是的,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毫不神秘,它一目了然,它道法自然。

 

在证券市场中,多复杂的金融产品都以最简单的坐标方式呈现着它的波动线路,横轴记载着时间,纵轴标注着空间。上图是在特定时间跨度内,对每一个空间低点位置的加权平均,是对空间要素的一个判断。

 

另外一个市场要素是时间,比如我早前在博客中提及的2014年10月21日之后一个月的弱周期,11月18号之后两个月的强周期,1月27号开始是一个周线单位的弱周期等等。这是基于时间要素的一个推测。

 

投资者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所谓的证券市场的技术分析。任何人都可以依据特定的分析模型对市场做出假设性判断或叫预测。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空间和时间以及价格波动规律的解码系统,都有各自的一套技术依据,我本人也只是“一家之言”的其中之一,且属于微不足道型。想说明的观点其实还是那句古老的俗话:“万物是运动的,运动的万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可以被发现的”。

 

实战中,我们只需要发现空间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行成一个判断或预期。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吧:2010年11月我受XX卫视财经节目的邀请出席节目嘉宾,在节目的编前会上一位证券媒体界知名评论员曾不屑一顾地说:“预测长期趋势谁都可以,预测短期趋势号称神准的人几乎都是炒作”。我当时认为他多半是说给我听的,因为我当时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做一档日播节目,节目特色就是对每天市场的走势进行评估、分析和预测,每天!而第二天无论对错都会不可避免地接受市场无情的检验。也许那时的我还有些许朝气,我当时只是微笑以对,但过后主持人问及我对第二天上证指数走势看法的时候,我很直接地表达了我的观点:“上涨是大概率事件,但明天3089的压力不小,多半过不了”。第二天上证指数高开高走收盘在3086.94。这就是结合空间位置“3089”和时间周期“明天”做出的一个判断。短线预测比长线预测更难吗?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让我预测下一分钟的走势我倒觉得相对更容易些,预测下一个月的走势变数更多,更不容易。(除非你的目的是说些似是而非的长线理念敷衍观众)

 

我想说的只是……“市场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规律是可以被发现的”。

 

说回前文,尽管那个3089的判断侥幸过关,但还是要承认,其中也有运气的成份。因为第三天3089就被突破了。不过,我当时脱口而出的那个判断也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而且道理也非常简单。看下边这张图:

【新易金融】市场行为真的可以预知吗?

 

这红线是什么?它是前期历史节点上引下来的日内高点加权均线midas,当时就落在3089附近,这条红线虽然在第三天的时候很快也被突破,但市场也为这个突破支付了不小的成本,您可以看到后期走势经历了一轮比较臣服的修正。而且几个月后的行情又再次受阻于这条红线。

 

市场确实有它内在的波动规律,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编码系统对其进行识别、发现和判断。而且很多判断依据可能就是那么简单,那么无丝毫神秘可言。

 

市场中拼的是什么?知识?技术工具?内幕消息?心态?

 

在我看来前期拼的是“规律发现”的能力,之后才是心态。但有一种东西决定了能力和心态,那就是思维模式。妨碍我们不断认知的最大阻力其实往往是已知,或者说是自我对已知的崇拜。

 

市场中永远充斥着两样东西——贪婪和恐惧,而这些都来自于对规律的无知或未知,一旦你真正了解了,恐慌就不会永远成为常态。有人认为市场永远是少数人赚钱,多数人亏钱的地方,即便这是事实,也只是因为那些“少数人”的思维和“多数人”不同,那就简单了,换下思维不就解决了吗?对市场的研究毫无神秘可言,一旦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之后,你再看“多数人”的市场行为时都会觉得他们和以前的你一样傻。因为“多数人”都惯性携带着貌似真理的盲点,而这种盲点又多数来自于对自己有限“已知”的信仰。

 

上边那两张图不是要告诉您技术分析有多么重要,恰恰相反,是想跟大家说那些其实都是很简单的,很雕虫小技的,很不神秘的。市场波动规律是可以被发现或被预测的,但是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并不是工具,只要思维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雕虫小技同样是那天空飘过的五个字儿:“这都不算事儿”。思维方式的改变才是事儿,而且一旦决心改变的时候也很简单,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提的一个概念,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一个概念——阴阳!错误的对立面上往往矗立的就是正确。这无需猜测或质疑,成年人都知道这是——道法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