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观点】你是酸性体质吗?

文/秦鸿亮
人们常认为瘦人的体质多是碱性体质,而胖人多是酸性体质,这也不是绝对的。大多数人认为肥胖是由于吃得过多,又缺乏运动造成的。这只是从表层上对肥胖症有一个粗浅的看法,并没有揭示出导致肥胖的内在原因。
肥胖症是由于过多的脂肪在体内蓄积而成。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脂肪过剩呢?——是进食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缺乏运动,热量得不到消耗的结果。体内过多的脂肪不仅仅存在于皮下,同样也会存在于各个脏器周围。因此,肥胖症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而是一种疾病,在中医里归为脾阳虚弱的范畴。
同样过量进食高糖、高脂肪、高热量、湿热性比较大的食品,更是导致脾虚呈酸性体质的原因!而酸性脾虚体质直接导致体液中的脂肪分子加速生成脂肪细胞,即由湿向痰的转化,以缓解体液的酸化水平,从而形成肥胖。欧盟健康减重协会资料显示:高达99.2%的肥胖者都是酸性体质。因此可以说,酸性体质与肥胖症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什么是酸性体质呢?
人体在正常的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从食物中摄取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变化,但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所以正常情况下体内酸碱能保持相对平衡,平衡范围为酸碱度(即pH值)7.35-7.45,平均为7.41,呈弱碱性。如果人体内的pH值小于这个平均值,就称为酸性体质。
那么,从改善酸性体质入手,也就成为治疗肥胖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了。根据长期的观察,酸性体质不但是慢性疾病的开始,更具有体重起伏不定的特性。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体重非常容易变动,好不容易降下来的体重,一阵子之后又回复原有的水准,甚至更高,这时你可能就是酸性体质的一员。
酸性体质有哪些表现?
1、皮肤无光泽,脸上容易长出不明物。
2、香港脚或身上容易长湿疹。
3、稍做运动即感疲劳,上下楼梯会感觉喘气。
4、一上车便想睡觉。
5、步伐缓慢、动作迟缓。
6、常出现便秘、口臭现象。
7、容易发胖。
8、容易淤青。
9、四肢容易冰冷。
为什么酸性体质更容易生病?
酸性体质导致酶促反应效率下降,血液粘度上升,流动性下降,气血循环减弱,免疫功能下降即正气减弱,细菌和真菌在体内生存活跃,改变血红细胞的物理特性,影响血液微循环的效率,病邪乘虚入侵,因此容易引起疾病。
什么是易胖体质和易瘦体质?
现代医学认为,影响人体胖瘦的荷尔蒙,分成新陈代谢与储存能量两大系统,肾上腺素与甲状腺素属于主掌新陈代谢的荷尔蒙,也是瘦的荷尔蒙。至于会让人肥胖的荷尔蒙只有胰岛素。但是当人体中瘦的荷尔蒙高于胖的荷尔蒙时,这种人就是属于易瘦体质;反之,当体内储存能量的荷尔蒙高于新陈代谢的时候,人体就会偏向易胖体质。
一般正常人的体液呈弱碱性,皮肤是弱酸性的,没有什么中性碱性的,人的体液环境才会有酸碱度,主要由体内酸性无机盐和碱性无机盐的水平决定。
一是日常饮食中的食物构成。食物按其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碱性食物、中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三大类。凡含钾、钙、镁、钠等碱性元素较多的食物一般为碱性,多食碱性食物,人的体液可呈碱性;凡含磷、氯、硫等酸性元素较多的食物一般为酸性,多食酸性食物,体液则呈酸性;有些食物如提炼得很纯的油脂、糖、淀粉等,基本上不含有上述两大类元素,因此属中性食物,这些食物不影响体液酸碱度。
二是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功能。人体对食物有很强的适应性,碱性食物食用过多,机体会在新陈代谢时增加酸的产生以中和过多的碱,或是增加碱的排泄以保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反过来也一样。然而,生活中,孩子食用的酸碱性食物往往不是均衡的,其机体调节酸碱度的机能又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一些孩子的体液往往总是处于酸性状态。某些学习成绩欠佳、智商发育水平较低的孩子,常常多处于酸性状态。科学家认为,改善这些孩子的饮食结构,多吃碱性食物是提高其智商水平和学习成绩的一大措施。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判断酸性食物,并非以口感为据。以西红柿为例,它口感较酸,但其含有丰富的钾,食用后,其代谢物呈碱性。人们常食用的醋呈酸味但亦属碱性食物。鸡蛋蛋白用化学测定是碱性的,但它在人体内的代谢却是酸性的,故属酸性食物。酸碱性食物的区分主要看其所含的元素成分。一般说,各种动物性食物,包括猪牛羊鸡鸭肉、禽蛋类、鱼类、面粉、大米、花生等经人体代谢后能产生很强的酸性“残渣”,故属酸性食物。各类蔬菜、水果、牛奶、大豆、菌类等代谢后能产生较强的碱性“残渣”,故属碱性食物。
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发生了很多的改变,碱性食物的摄入相对减少,而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日益增多,这是导致有些孩子形成酸性体质的一大原因。对于这些孩子,可以让他们多食些碱性食物。但孩子的身体尚处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各种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而这些必需营养素有的却较多的存在于酸性食物中,故也不可偏废。所以,关键的问题还是要做到酸碱性食物的均衡摄入,以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去。
所以,其重点是注重脾胃饮食和合理运动。如果我们饮食多用些谷类粗粮和发酵豆制品,加上蔬菜调剂,不偏食,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再有适当的运动代谢,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就强。我们就没必要为酸碱而枉费心思。
以下几种食物,不妨在平时用餐时参考参考,它们的营养相对是全的,而且具有弱碱性。发酵豆、小米、玉米、果仁、鸡肉、葡萄干、黄花菜、胡萝卜、芝麻、肉皮、鱼粉,少量的蛋黄混合,平时用餐常食之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