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易解经】八种混淆是非的价值观

(2014-10-09 09:45:29)
【新易解经】八种混淆是非的价值观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新易解经】八种混淆是非的价值观

文/黄晓雷

 

法家思想经常被人叫做“形名法术”。法术就是运用制度化思维去进行组织管理;而“形名”,很多人的理解经常会出现歧义。所谓“形名”又叫“名实”,就是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名字,名字和实际对应的事物是否一致,这是“形名”重点研究的。

 

比如在管理中,绩效考核就是检查职位和业绩关系的工具,那么在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上面也同样存在名实不相符、混淆视听的问题。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总结当时社会的八种名实不符的价值观和舆论倾向,于今天的组织管理仍有不小的借鉴意义。

 

【新易解经】八种混淆是非的价值观

 

1: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不弃者,吏有奸也;

为老朋友行私枉法反被说成是“不遗故旧”够交情,如果大家都这样去“够交情”,中层干部就会有奸邪的行为,拉帮结伙,朋党比周是必然的;

 

2: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仁人者,公财损也;

拿公家财产送人情反被说成是“仁爱之人”,如果大家都去做这种“仁爱之人”,公家的财富就必然会受到极大损失;

 

3:轻禄重身谓之“君子”,君子者,民难使也;

轻视工资待遇、只看重自身想法反被叫做“君子”,大家都做这样的“君子”,所有的民众就不会听从指挥,符合自己想法的就跟着干,不符合的就免谈;

 

4:枉法曲亲谓之“有行”,有行者,法制毁也;

违反法制偏袒亲属反被叫做“品行好”,这如果都算“品行好”,那还谈什么法制呢?全毁了;

 

5:弃官宠交谓之“有侠”,有侠者,官职旷也;

不愿当干部,只看重私交的反被叫做“讲义气”,此风盛行,谁当官谁就被人看不起,那就真没人当干部,没人为组织分担了;

 

6:离世遁上谓之“高傲”,高傲者,民不事也;

逃避现实远离领导者反被认为是“清高傲世”,若大家都清高傲世了,领导者还能叫领导吗?孤家寡人而已。

 

7: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刚材者,令不行也;

好勇斗狠、私斗不休,敢于违抗命令的反被称赞为“刚直好汉”,满世界都是这样的刚直好汉,法律命令怎么推行?

 

8:行惠取众谓之“得民”,得民者,君上孤也。

施行私恩私惠笼络民众反被看成“得民心”,干部们如果都这样“得民心”,领导者一定会遭到孤立,而且迟早被取代。

 

这八种基层的价值取向,其实对组织管理危害巨大,所以韩非子认为:

 

此八者,匹夫之私誉,人主之大败也。反此八者,匹夫之私毁,人主之公利也。人主不察社稷之利害,而用匹夫之私毁,索国之无危乱,不可得矣。

 

这八种名声,是个人的私誉,领导者的大祸害。与这八种相反的,则是个人的恶名,领导者的公利。领导者如果不考察这些对于组织有利害关系的情形,而听任标榜个人私誉的价值观盛行,要想组织避免危险的动乱,根本不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