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观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国学眼中的世界
微信号:guoxueshijie
引导带入:
司马迁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惯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司马先生说到了根。有“名利”,有“色利”,古往今来,乐此不疲。“利”,说穿了就是价值。
源起进化:
甲骨文的“利”和今天的并无太大变化。左边(禾,庄稼)右边(刀),造字本义:用快刀收割庄稼。所以就引申出了锋利、快的意思。但更多被用于实惠,好处。
宫春涛老师说:
《孙子兵法》中多次提及用兵之“利”。如“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如“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中的利,都是什么意思呢?很多翻译的版本说的都不一样。其实翻译成“优势”更为精确一些。既然是优势,就一定要尽力发挥,如“杂于利,务可信也”,这句的意思就是,你只要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并发挥到极致,目标就能够达成。这也是用兵和竞争中的关键点。
另外,利的另一种用法在《兵法》中代表着利益,好处。那就是十二诡道中的“利而诱之”,说的是一种欺骗敌人的手段。用好处来吸引他们上当。《三十六计》当中的美人计也同属此类。
总之,用兵之法,商战之中,最后争夺的往往是个“利”字。而战争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政权服务。看明白了“利”,很多本来不明白的事情就清晰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