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读经】听言观行

原典:
人皆寐,则盲者不知;皆嘿,则喑者不知。
觉而使之视,问而使之对,则喑盲者穷矣。
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
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
听其言而求其当,任其身而责其功,则无术不肖者穷矣。
译文:
人都睡着了,就不知道谁是瞎子;都不说话,就不知道谁是哑巴。
睡醒后让他们看东西,提问题让他们来回答,那么哑巴、瞎子就原形毕露了。
不听他言语,没有本领的人就不能发现;不让他任职,没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发现。
听他说话而责求他有相应行动,让他任职而责求他能把事办成,那么没有本领、德才不好的人就原形毕露了。
新易国际国学团队黄晓雷老师解读: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又被称为“刑名法术”。所谓“刑名”,“刑”为通假字,其实就是“形”。“形”和“名”就是指一个事物和他相匹配的名称,那么名字和实际的这个事物是否相符,是法家强调的一个重要管理原则。
那么如何考察?
有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用在人身上,就是“听言观行”。
听其言,要求其当。高谈阔论、山南海北的毫无意义。如某些砖家,言必称国际惯例,至于具体是哪国?谁用过的?是惯例还是特例?适不适合中国?这些都没有下文。
任其身,还要责其功。高学历、高薪、高职,到底给企业带没带来高效益?雇这个人到底值不值?更是管理者考察属员的重要依据。
所以法家特别强调,考察人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功效”。在功效面前,无术者、不肖者无所遁形。